当前位置:

扶贫春风暖西米 ——州农业局驻西米村建整扶贫工作纪实

        一条条宽阔的道路,一缕缕清澈的自来水,一片片烘烤过的金黄色烟叶……呈现出一幅乡风文明、富裕乡村的和谐画面,这是记者8月上旬,在永顺县高坪乡西米村看见的喜人场景,当地群众都说:“这要感谢州农业局扶贫工作组的帮助。”


基础建设绘就脱贫路

 

 
  生产生活条件要改善,基础建设是关键。2011年,州农业局工作组进入西米村后,经过充分调研论证后,根据实际情况,全力为村民办实事。一年多来,争取道路硬化资金48万元,为下下组水土寨道路硬化1.5公里;落实10万元“一事一议”项目接通上下坝组和延伸白腊寨进组公路硬化;投入10万元用于新屋组的道路整修和村道绿化。该村实现了组组通公路,90%的村民已实现公路到户,解决了670人的行路难问题。投资50万元正在实施的饮水工程,完工后将为下下坝组和米寨组近400人解决饮水困难;协调部门资金195万元对13个自然寨,全部实行农电网改造升级。


  产业发展敲开致富门


  工作组把发展产业作为一项富民工程来抓,坚持“输血”不如“造血”的工作理念,着力抓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帮助村民选准经济发展路子。工作组帮助该村发展烤烟1100亩,猕猴桃670亩,并配套完善了机耕道、灌溉山塘等基础设施建设,共投入产业资金60万元;投入70万元进行巨紫荆母本园建设及巨紫荆游道等设施配套建设,新建巨紫荆母本园30亩,大苗移栽10亩;整合资金20万元,建立了以“老板投入为主,村里提供场地,工作组扶持”的村级龙头企业家禽孵化场,年孵化家禽20万羽,可满足周边50多个自然村寨家禽雏苗需求。一年多来,全村开办各种农业技术培训班、技术讲座10次,培训农民近1100人次,发放技术资料1300余份。


  民生工程点亮新生活


  工作组进村后,组织开展党员创先争优活动,并结合换届的契机,积极配合乡党委对村支“两委”进行调整充实,村班子力量得到加强。同时,积极培养后备干部,帮助村里培养起一支“永不走的工作队”。结合实际情况,培养了后备干部3名,发展了2名新党员和3名入党积极分子。工作组还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增强队伍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工作组把民生工程作为扶贫工作的落脚点和出发点,一年多来,争取资金300万元,在西米村建高标准乡级敬老院;落实资金20万元到芙蓉镇建立了农产品销售窗口,壮大村集体经济;帮助4户无房户建房,38户低保农户进入两项制度衔接;走访困难群众50户,发放慰问金10000元,肥料6吨,种子200公斤;开展关爱留守儿童送温暖及送教下乡活动,为留守儿童送去慰问金6000元。

 
  一个个扶贫项目的落实,一项项惠民工程的竣工,点亮了西米村农民的新生活,也鼓起了村民的“荷包”。

来源:团结报

作者:唐庆 李云祥 彭建国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党建阵地
  • 永顺文化
  • 文明实践
  • 教育培训
  • 新闻审稿
  • 永顺概览
  • 永顺政务
  • 溪州旅游
  • 理论园地
  • 文学艺术
  • 溪州视听
  • 新闻中心
  • 书记县长报道集

阅读下一篇

返回永顺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