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永顺强力推进民族地区教育强县建设
近年来,永顺县委、县政府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深化改革,锐意创新,强力推进教育强县建设,为实现县域经济后发赶超和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前不久,该县被省教育厅评为“湖南省民族地区教育强县建设工作先进县”。
坚持优先投入,保障均衡发展
创建教育强县,经费是保障。永顺县严格按照上级要求保障教育投入,并始终做到年初预算时优先考虑教育,执行预算时优先满足教育,年终追加预算时优先照顾教育。依法落实了教育经费“两个比例”、“三个增长”。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占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比例、教育财政拨款、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经费、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支出均做到了逐年增加。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由2008年的1789元增加至2012年的3120元;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由2008年的150元增加至2012年的700元。依法确保了教育政策性口子经费足额用于教育。大力推进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确保了上级下拨的教育专项经费及时足额落实到位。
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切实解决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问题。针对县城学位紧张的现状,县委、县政府多次调研并召开常委会、常务会研究解决城区学校布局调整工作。2011年来,完成了投资2000多万元的城区灵溪中学、一小、二小、二中等校扩容建设工程;完成投资3000余万元,开工建设南山学校。针对农村学校办学条件落后现状,截至2011年,完成30所农村义务教育合格学校建设任务,完成投资5800多万元;2012年投资近1000万元,年底完成9所合格学校建设任务。为加快普及学前教育,2011年,投资45万元,新建永茂镇中心幼儿园,并购置幼教设施5万元。2012年,新建乡镇公办幼儿园10所,规划投资587万元,购置设备90万元。稳步推进县特校、县职教中心建设,投资790万元新建的永顺县民族特殊教育学校,目前工程已完成主体施工,预计2013年3月投入使用;县职教中心学生食堂宿舍和实训大楼共计9000平方米,项目预计投资1520万元,目前学生食堂宿舍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实训大楼将于年底开工建设。
建设两支队伍,不断提升质量
教师是教育第一资源。永顺县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抓手,努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一是多方评价。出台《永顺县师德师风考评方案》等文件,采取学生、教师、校长共同参与评价的方式,每年对教师的师德师风、教学质量情况进行考评,并把考评结果作为评定职称、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二是多条渠道补充。根据学校布局调整、自然减退、师生比例、招聘计划等情况,合理制定教师补充方案,完善选聘优秀人才录用机制,着力解决教师年龄老化、学科结构不均衡、农村教师缺乏等问题。三是多个区域交流。针对偏远农村学校师资紧缺问题,认真落实中小学教师评聘高级职称,必须具有一年以上农村学校教学经历的规定。同时,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加强教学交流。五是多种方式培训。全面实施“十二五”中小学教师专业成长行动计划,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参加县级、学校、教师个人三级培训;组织实施中小学教师专业素养大赛和“我身边的好教师”评先活动,教师参与面达100﹪。六是多项奖惩机制。在校长的选拔任用上,坚持“三上三下”原则,即:作风务实者上,作风漂浮者下;政令畅通者上,阳奉阴违者下;业绩突出者上,绩效平庸者下。在教师的激励上,县财政每年安排资金20万元以上,在教师节集中对全县优秀校长、优秀教师和优秀教育工作者进行表彰奖励。
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永顺县教育始终以“管理、质量、效益”为核心,狠抓教育质量的提升。一是认真实施“两率一分”评价体系,深入开展教学视导、办学水平评估、质量讲评等活动,并在全县中小学生中深入开展学习、卫生、勤俭、礼仪、健体、诚信六大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活动,促进了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二是深入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严格落实课程计划,扎实推行课堂教学改革,全力打造高效优质课堂。麻岔初级中学课改工作成效显著,被省教育厅确定为全省首批、全州3所之一的湖南省课改样板校。三是深化素质教育。坚持德育为先,开展了“清明网上祭英烈”等德育教育活动和中小学德育先进工作者评选活动,石堤中学等3校被评为州级中小学德育示范校。坚持全面发展,强化体育锻炼,将民族体育运动引入大课间活动,抓好灵溪一小湖南省体操后备人才基地建设,先后为国家和省体操队输送优秀运动员11人。在2012年上学年湖南省少儿体操锦标赛上,灵溪一小体操队荣获金牌14枚、银牌13枚、铜牌13枚。
大力扶贫帮困,实施关爱工程
关爱弱势学生群体,是构建和谐教育的基础。一是完善助学帮困体系。严格落实“两免一补”政策,每期开学督查就发放情况进行重点督查;落实普高学生资助政策。严格按照程序做好申报、审查、公示和发放工作;切实做好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学费减免工作;着力做好大学生生源地助学贷款发放工作,2010年来,为近千名大学生办理了大学生生源地贷款业务。二是抓好教育基金募捐。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州委相关精神,召开专题会议统一安排部署,2012年,全县12条战线和30个乡镇捐基金197万元。
风劲帆满海天阔,俯指波涛更从容。永顺将勇立教育潮头,高举教育创新旗帜,按照“抓队伍、树形象,创亮点、优品牌,抓安全、保稳定”的发展思路,在建设教育强县、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征途上高歌猛进,再谱新篇。
. .
来源:团结报
作者:何昌淀 欧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