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科学发展绘蓝图 富民强镇著华章

  ——— 永顺县青坪镇推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纪实

  永顺县青坪镇党委、镇政府按照县委、县政府提出的“科学发展、富民强县”的奋斗目标,以破瓶颈为突破口,全力推进基础设施、特色产业、新型乡镇、社会事业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平稳快速发展。

  全面舞活党建龙头 注入经济社会发展“强心剂”

  加强组织领导,提高执政能力。该镇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坚持理论学习、实践锻炼,提高了干部队伍的执政能力;每月开展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坚持党的政策方针、强农惠农政策学习,拓宽党政班子的视野,开阔思路;在落实好村级干部报酬的基础上,实施村级活动场所提升工程,已动工新建2个村部;建立党政领导联系和专人帮扶制度,强化大学生村官管理、培养和使用;推行党建工作项目化管理,在民政扶贫、计划生育、矛盾纠纷排查等工作中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不断增强党员队伍的生机和活力,全面提高党员干部素质和能力;依托远程教育资源,发挥村村网络覆盖的优势,把教学资源和产业发展有机结合,实现信息资源共享,远程教育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锦囊”和“助手”。

  加强干部作风建设,提高行政效能。该镇建立健全干部考核管理体系,强化目标管理,制定了《青坪镇“百名干部进农家”活动实施方案》、《青坪镇践行“三法一制”实施方案》等系列制度和措施,出台了《青坪镇村干部管理考核实施细则》,将村干部管理纳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以乡镇机构改革为契机,力促各部门配合协调,提高干部的执行力和推动力,确保各项工作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通过制定一系列激励机制,进一步提高干部工作积极性,将干部作风作为提拔任用、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充分调动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真正实现“干部受锤炼,群众得实惠”的目标。

  该镇以“百名干部进农家”活动为载体,以开展群众工作站为契机,以深入了解村情民意为切入点,以为民解难题办实事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创新社会管理,改善干群关系,以户为单位,建立“青坪镇农户电子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涵盖如家庭人口、收入、房屋照片等农户基本信息,当前存在困难及脱贫致富对策三个方面内容。该系统将惠及全镇2955户、11980人。做到全镇农户情况一目了然,充分发挥了“电子参谋”作用。

  着力推进基础工程 构筑经济社会发展“脉络网”

  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不断优化,为青坪镇镇域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该镇累计投入资金350余万元,其中完成公路建设35公里,新修烟基路26公里。目前,除曹家村外,其余9个行政村全部完成入村道路硬化工程,通组入户公路完成60%,农村公路网络基本形成。同时,为增强农业抗灾自救能力,集中力量加强农村水利设施建设,投入10万余元,加固青坪水库、茄塘水库;投入28万元新修龙关村灌溉水渠3.2公里,灌溉面积400余亩,惠及群众800余人。两岔村、太坪村人饮工程已立项实施。

  该镇整村推进农网改造,投入700万元,对全镇四个村实施农网改造项目,其中洞坎河村已完工并投入使用,已完成两岔村、青坪居委会、龙关村主线立杆架线。同时,建清洁屋场18个,绿化植树8000株,建沼气池150个,改厕100座,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该镇符合农村低保条件的276户709人、符合五保条件的79人已全部纳入低保、五保;全镇新农合参合率达90%,全镇共补偿医疗费用220余万元,惠及4300余人;新农保参加缴费人5345人,60岁以上已领取养老金的2707人;推行农村低保与扶贫开发“两项制度”衔接,积极开展进行试点,惠及群众192户697人;扎实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全面完成新建34户,维修7户危房改造任务;全年举办劳动力转移培训班4期,培训农村党员干部、群众800余人。

  壮大优势产业规模 打造经济社会发展“增长极”

  年初以来,该镇紧扣“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标,积极推广科技兴农模式,大力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做大做强烤烟产业。围绕“烟水、烟路、烟机”建立烟叶生产服务链,投入120余万元加强烟基工程建设,修建机耕道20公里,整理水渠10公里,修建集群式烤房3处27栋,热动力烤房66栋;总投入60余万元,拉通两岔村向阳台、毛坡、龙关村茶叶山26公里烤烟产业路,新发展烟叶种植面积920余亩;“一亩烤烟三亩田”是群众最切身的体会。今年该镇烤烟种植面积达3870亩,预计产值达1300万元,烟农户均增收6000元,烤烟产业成为该镇农民开启增收致富大门的“金钥匙”。

  养殖业来势喜人。目前,该镇发展80头以上的太湖母猪、宁乡猪养殖大户5户,年产值60余万元;发展600余只兔子养殖户1户,年产值6万余元;发展100只以上南江黄羊养殖户7户、波尔山羊养殖户10户、本地山羊养殖户3户,年产值400余万元;发展200只竹鼠养殖户1户,年产值3万余元。预计全年全镇养殖业年产总值可达到1000万元。同时,该镇依托青坪镇毗邻张家界市,S306、张花高速穿境而过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物流业、房地产业、采矿业,共引进资金600万元,其中引进石灰厂1家、房地产4家、运输队1个,大理石加工厂1家等小型企业。

  该镇劳务输出成效明显。目前,全镇农村剩余劳动力5700余人,举办就业技能培训班4期,培训农村剩余劳动力员800余人,帮助就业300人,输出农村剩余劳动力3800余人,年创产值6000万元以上。

  . .

来源:团结报

作者:肖义岁 吴宽金 陈 文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党建阵地
  • 永顺文化
  • 文明实践
  • 教育培训
  • 新闻审稿
  • 永顺概览
  • 永顺政务
  • 溪州旅游
  • 理论园地
  • 文学艺术
  • 溪州视听
  • 新闻中心
  • 书记县长报道集

阅读下一篇

返回永顺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