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第七批党员干部学习推荐书目评介

   

 

        编者按:日前,中宣部理论局、中组部干部教育局向党员干部推荐了第七批学习书目,包括《辩证看 务实办——理论热点面对面·2012》、《简明中国历史读本》、《中华史纲》、《中国道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经典文献回眸》、《焦裕禄》5本图书。为帮助广大读者更好地阅读和理解这些图书,我们邀请有关专家学者撰写了书评文章,供读者参考。

  理论如何面对社会提出的问题

  —— 读《辩证看 务实办——理论热点面对面·2012》

  ■葛晨虹

  马克思说,“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时代给我们提出了问题,我们的理论就应该具有时代的“问题意识”。《辩证看 务实办——理论热点面对面·2012》确定的8个热点问题,是在国家相关部门和专家学者调研基础上选择出来的。“收入差距如何缩小、房地产调控如何坚持、看病费用如何降低、素质教育如何推进、道德风气如何提升、食品安全如何保障、环境污染如何遏制、反腐倡廉如何深化”,都是民众关注的热点,当然也是社会和时代提出来的问题。十年来,直面民众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给出解决问题的思路,正是“理论热点面对面”系列通俗理论读物所做的事情,经过多年积累,它已成为中国思想文化建设中一个独特的理论品牌而被大众接受认可。

  理论尤其是社科理论、国家政策理论,不仅要在学者头脑和相关部门中重点停留,更应该“面对”大众。而社会中许多让人困惑的问题,也需要国家相关部门和专家给出“怎么看”、“怎么办”的权威性解答。“理论热点面对面”主题的调研过程,其实也是倾听百姓心声的过程,在某种意义上,“理论热点面对面”是党和国家与民众沟通商议民生大事、国家大政的一个平台。在这个平台上,针对公众关心的问题,解析问题根源,给出党和国家的政策解读,共商解决问题和完善社会的务实思路和举措。因此,“理论热点面对面”也可看作是一种新的理论大众化方式,为大众释疑解惑的同时,也是在统一大众认知;解读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的同时,也是在构建国家社会发展的共同理想信念。“理论热点面对面”系列读物,事实上还弥补了理论在现实社会中“解释力”不足的缺憾。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力量和凝聚力而言,理论构建是一种能力,理论的社会解释力、理论的大众化,也是一种必要的国家能力。

  理论代表的应是我们社会的理性思考。所以成熟的理论最重要的,是不只看问题的表面现象,而且要用独特的“一双慧眼”,“雾里看花”,“透过现象看本质”。《辩证看 务实办——理论热点面对面·2012》就凸显了这种理论特点,在直面问题的同时,也给出辩证看的眼光和思路。如解析“分配差距”问题时,既分析了调控难度的原因,也用实证数据给出了国家为缩小差距做出努力后的初步成效,引导大家在宏观状况和变化中,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存在的问题。再如,怎样看待社会道德“滑坡”疑问,书中用事实说明,社会中存在败德现象,但也彰显着“大爱”,志愿者行动、助人为乐者及道德激情也在生长。即使有对“道德冷漠”的忧虑,有如何“扶起道德”的讨论,也显示着大众追寻真善美的渴望。正如书中所说:中国的道德状况是一幅“感动与疼痛交织、忧虑与希望同在、主流进步与问题突出并存”的复杂图景,以此引导人们辩证、全面、客观地认识社会道德的“全貌”。

  相信没有哪一个社会在发展过程中会没有问题,何况中国这样一个处在改革开放进程中的大国。我们国家目前在发展过程中还会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成熟的社会和理性的公民,不会仅停留在怨气发泄或消极指责的“批判”中。我们不是为了批判而批判,批判的力量在于思考和建设。真正的批判性思维是辩证的、富有建设性的理性思考。常言道“方法总比问题多”,重要的是针对问题要勇于直面并在“怎么办”和“务实办”环节着力。《从怎么看到怎么办》、《辩证看 务实办》等,其中的问题思考就极富建设性,这一点在该书系的关键词“怎么办”与“务实办”中已被体现和强调。

  此外,除了思考解答问题越来越注重用百姓熟悉的话语方式表达外,该系列读物的文字风格也越来越“大众化”。而且,读这些书,在理解问题、了解国家政策举措的同时,还会接受一种带着“正能量”的思维方式:那是一种充满辩证智慧、建设性思维的思考能力。

  (作者: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主任)

  在对历史的科学总结中把握社会发展规律

  —— 读《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高 翔

  我们党有一个优秀传统,那就是高度重视对历史的学习与研究,重视从对历史的兴衰成败中总结经验、教训,把握社会发展规律。可以说,始终站在人类历史的制高点,始终走在时代进步的最前沿,是中国共产党数十年来在思想理论建设上最显著的特点之一。以科学的方法总结历史、学习历史、借鉴历史,则是形成这一特点的重要前提。

  由江泽民同志作序、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主持编写的《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集中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史学界对中国历史的最新认识,内容丰富、资料准确、言简意赅、通俗易懂,为新时期广大党员干部更加深入地了解学术界最新研究成果、把握社会发展规律、提高执政水平、增强执政能力,提供了一个新的科学读本。

  通观全书,具有以下三个显著特点:

  第一,坚持用唯物史观指导历史研究。观察历史的角度很多,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观察历史,往往会得出不同的、甚至完全对立的结论。因此,立场和方法问题,始终是历史研究的根本问题。在历史研究的众多理论和方法中,迄今为止,唯物史观是最科学的方法,也是中国共产党人须臾不可离开的理论武器。正是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我国史学工作者对社会、历史、文化的整理与研究取得了长足进步,产生了以郭沫若为代表的一大批马克思主义史学大家,取得了一大批传之久远的优秀成果,形成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历史学基础理论体系,为新时期人们更加全面、深刻地认识社会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简明中国历史读本》在理论和方法上,没有盲目追随所谓“国际主流学术”的时髦,没有披上形形色色的所谓现代学术理论和方法的外衣,坚持用唯物史观观察历史,观察社会,按照社会形态的变迁,比较完整地揭示了中国历史的主要发展路径。方法科学,论证周密,资料可靠,显示了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科学风范和强大生命力、感召力。

  第二,史学研究新成果的重要展示。没有创新,学术就会死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史学研究在一系列问题上取得了重要进步,获得了一大批研究成果。限于种种原因,这些成果往往没有在通史类著作,特别是通俗读物中得到很好体现。《简明中国历史读本》吸取了史学界近年来有关中国历史的研究成果,展现了当前史学研究的主要趋势。如史学界有关早期国家的研究,已经形成一定的影响,该书积极利用该概念在国家起源与形成方面的分析优势,从新的视角,对中国早期文明与国家的形成做了详细的深入讨论。再如,对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特别是“郡县制度”形成的研究,过去史学界往往较多地关注秦汉时期,对春秋战国时期的研究成果关注较少,而《简明中国历史读本》吸取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有关研究成果,较好地揭示出郡县制度形成的完整链条。在历史资料的运用上,该书也有不少进步,如吸收了简帛的新材料,等等。此外,对一些重要人物、事件、社会现象的描述和评价,该书也尽量参考或借鉴了史学界新的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前沿性。

  第三,清晰、完整地勾勒出中国历史的主要脉络。中国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文明古国之一,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简明中国历史读本》用40万字的篇幅,尽可能全面、准确地勾勒出了从远古到清朝灭亡的主要历史线索,举凡政治、经济、军事、民族、文化、中外关系等重要方面,都有反映,可以说,一书在手,中国古代历史的主要内容,囊括其中。从这个角度讲,《简明中国历史读本》是广大党员干部学习中国历史、了解传统文化不可多得的权威工具书。

  除了上述三点,语言平实、资料准确,也是该书的重要特点。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和一些史学著作崇洋、崇古的文风比起来,该书文字浅显、流畅,没有矫揉造作、故弄玄虚,这也许源于作者都是有关领域的专家,学术积累深厚,对论述的问题胸中有数,有能力做到深入浅出,返博为约。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总编辑)

  一本具有中国气派中国文风的中国通史简写本

  —— 读《中华史纲》

  ■张海鹏

  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蔡美彪研究员新著《中华史纲》,是一部很好读的中国通史简写本,值得推荐给大家阅读。

  党和国家领导人,从毛泽东同志到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同志,多次提醒全党干部,要注重学习中国历史,尤其是中国近代史和中共党史,因为这是领导干部治国理政必要的知识储备。而在此以前,我们的作者和出版者尚未推出可供党员干部阅读的篇幅适宜的中国历史书。有鉴于此,蔡美彪研究员接受中央领导同志的委托,撰写了一本简明中国通史,以方便各级党员干部阅读。

  《中华史纲》有着鲜明的写作特点:

  一、通史家风,体例严整。《中华史纲》从原始社会写起,特别从公元前841年有明确历史纪年以后至清朝覆亡间3000年的历史,无论秦汉唐宋元明清,还是魏晋南北朝、五代十国,历朝历代,都有交代。本书虽只有30万字,却容纳中华五千年历史。我们今天的行政体制大体上是中央政府下有省、自治区。中国何时实行行省制,历史上新疆、台湾在什么历史条件下建省,本书都有明确的记述。历史纷繁复杂,本书却条分缕析。它让我们看到,中国的历史是怎样一步一步发展到今天的。

  二、主题突出,主线清晰。中华历史五千年,“二十五史”满箱满匣,不知从何处读起。本书针对这一点,摈弃细枝末叶,突出主题,详略得当。中国如何从奴隶制走向封建制,何时开始皇帝统治,尤其有关历代治乱兴衰之所形成,治国理政中的经验教训,以及何谓外戚篡权,何谓宦官误国,何谓“挟天子以令诸侯”,什么时候出现九品中正、门阀制度,什么时候出现科举制,等等,本书都着意交代。中国历史上出现过辉煌的时代,有唐朝贞观之治,有宋朝的科技发明,有明朝永乐年间的七下西洋,有清朝康乾盛世等。王朝末期,朝政混乱,社会发展停滞,农民起义蜂起。晚清时期,面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国家没有应对之策,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在近代的革命和奋斗就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发生的。

  三、注重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形成过程。中国是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统一国家,这个多民族统一国家是如何形成的?本书有清楚的交代。以魏晋时期北方各个民族国家的形成为例,作者总结道:“北方诸侯各自立国,共同的特征是:统治集团多已汉化或部分汉化,境内被统治的居民也主要是汉族居民,因而都采用汉族古代的国号作为自己的国号,以示承袭中原的历史文化传统。各国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实现了各民族的融合”。这是对这一段历史一个非常精辟的总结,是对以汉族为主的多民族统一国家形成过程的切合实际的概括。读过本书,我们对中国这个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形成,乃至对于新中国成立以后的民族自治政策也会有清晰的认识。

  四、引导读者理解我们今天历史发展的由来和极其深厚的历史积淀,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本书对历代的地理环境,对历代生产力的发展,对伟大人物的产生和奋斗,对思想、文化、学术以及文学艺术方面代表性的人物,对与境外各国的交往,都有恰当的概略的叙述。读了这些,读者会油然而生对历史的敬畏,对创造了历史进步的先人的敬仰。今天全社会都在思考如何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建设和谐稳定的小康社会,都在关注中国发展道路或者模式,都在关注和思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这是现实发展的需要。在我们思考这些的时候,也应该回顾我国的历史发展道路,从中吸取有益的营养,以丰富我们的现实创造。

  蔡美彪研究员曾长期协助历史学家范文澜撰写中国通史,正是在这样扎实研究的基础上,完成了30万字的《中华史纲》,这时,他已经85岁。以个人之力,耄耋之年,完成一部30万字篇幅的中国通史简写本,殊为不易,没有对中国历史全面、宏观的掌握,难以成其功。本书是一本小书,也是一本大书,它是作者一生学问的集中体现。

  《中华史纲》全书提纲挈领,要言不烦,文笔简约,叙事为主,评论寓于叙事之中。语言生动明快,质朴平实,清晰简要,是一本具有中国气派、中国文风的好读的中国通史。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山东大学特聘一级教授)

  解读中国道路的“密码”

  —— 读《中国道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经典文献回眸》

  ■刘金田

  中国道路以及与之相关的中国模式,是近年来国内外热议的话题。然而,究竟什么是中国道路?中国道路从何而来?如何继续走好中国道路?对这些问题,人们尚未达成共识,还有不少模糊认识。有鉴于此,中央文献研究室成立课题组,撰写出《中国道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经典文献回眸》(以下简称《中国道路》)一书,通过文献解读的视角,破译出中国道路的“密码”,令人耳目一新。该书的特点,择其要者,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体现了充分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中国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实践中走出来的。对这条道路,中国人最有发言权。因此,我们应该对这条道路作出诠释,向世界发出我们的声音。这正是中央文献研究室研究中国道路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中国道路》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由理论文献电视片脚本改编而成的《中国道路——中国共产党九十年的思想历程》,第二部分是《中国道路十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经典文献回眸》。具体而言,第一部分集中地向人们展示,“90年来中国共产党的思想历程如何孕育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道路,孕育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道路,孕育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孕育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第二部分则通过解读一篇篇重要文献的背景、内容和价值,展示了在事关中国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上,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情况相结合,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创立并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而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成功。正因为如此,《中国道路》理直气壮地回答了“什么是中国道路,怎样继续走好中国道路”这个重大问题,读后能够给人以思想,给人以力量,给人以信心。

  第二,具有鲜明的文献特色。中国道路的内涵非常丰富,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解读。中央文献研究室撰写的《中国道路》,充分发挥其编辑和研究党的文献的优势,紧紧抓住建党90年以来的重要文献,并以文献的深入解读为线索,全面展示我们党90年来探索、开辟、形成、发展的一条波澜壮阔的道路,深刻地反映了90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道路,深刻地反映了90年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不同时期重要思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道路,深刻地反映了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我们党开辟确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文献的角度来解读中国道路,具有厚重的历史感、深邃的思想性,对于人们正确认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了解历史和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社会主义、选择改革开放的历史必然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三,史论结合的写作风格。《中国道路》按照历史发展的顺序,反映了中国道路发展的历史过程。与此同时,用选择、奠基、开辟、突破、发展这五个部分,将中国共产党在理论上的探索和发现提炼出来,环环相扣,层层出新,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清晰地梳理出我们党思想发展的脉络和主线。通过这种方式,既从“史”的角度深刻地揭示了要找到正确的道路,就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又从“论”的角度生动地回答了我们党在不断实现理论创新的过程中,是怎样孕育和开辟了中国道路。通过这两个方面,有力地说明了中国道路的来龙去脉及其重要意义。此外,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经典文献为载体,把党的实践探索和理论创新的史实形象生动、深入浅出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既保证了内容的权威性,也进一步增加了可读性。

  总之,《中国道路》主题突出,特点鲜明,宏观而不空洞,实际而不琐碎,实现了历史与逻辑的有机结合,对于人们理解和思考中国道路的发展历程、中国道路的实质和内涵,更加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说,这是一本正面回答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佳作,也是一本对广大党员干部进行党史和理论教育的好教材。

  (作者:中央文献研究室科研管理部主任、研究员)

  《焦裕禄》:感天动地的生命交响曲

  ■柳建伟

  焦裕禄在中国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新中国成立以来,涌现出的英雄模范人物不计其数,焦裕禄的知名度可以列入最高的几个。中国人熟悉焦裕禄,一是通过穆青写的发表于1966年《人民日报》上的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一是通过拍摄于1990年由李雪健主演的故事影片《焦裕禄》。一篇通讯和一部电影,已经把人民的好书记焦裕禄的形象深深地镌刻在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中。

  用长篇小说的形式再次书写焦裕禄,还有没有必要?这是我们面对由何香久创作、河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长篇小说《焦裕禄》时,不由自主产生的疑问。当我们眼含热泪,读完这部长达40万言的长篇小说后,我们感到了生发于心底的深深的震撼。我们震撼于焦裕禄的人生原来是如此丰富,我们震撼于长篇小说这一文学体裁具备的无与伦比的巨大容量和表现力。必须首先指出,《焦裕禄》是一部人物传记类长篇小说的杰作,它有力地强化了通讯和电影已经成功刻画出的人民的好书记、干部的好榜样焦裕禄的形象,同时,它又超越了通讯和电影的局限,成功地塑造出了一个英雄的少年焦裕禄,一个足智多谋的青年焦裕禄,一个忠诚坚韧的焦裕禄,一个普普通通的担任着人子、人夫、人父、人友角色的焦裕禄。

  小说从焦裕禄16岁那年开篇。此时,国家被外敌侵占,焦家家道中落,少年焦裕禄的眼前一片迷茫。打柴归村的焦裕禄遭到一鬼子兵的恶意挑衅,他被迫反抗,杀了鬼子兵的狼狗,又把鬼子兵扔进了山涧。焦裕禄被当成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嫌疑人抓进了监狱。焦父不堪忍受无望的生活选择了自杀。焦母葬夫卖地去赎儿子,儿子却被送到东北抚顺做了挖煤的苦役。在抚顺煤矿,不堪忍受日本人欺压的焦裕禄怒杀日本监工,在工友老洪的帮助下,21岁的焦裕禄逃回了山东博山老家。老家呆不下去,焦裕禄只好南下苏北给人当长工。

  这就是少年英雄焦裕禄。他的这些遭遇,在那个山河破碎的年代,很有代表性。

  抗战胜利了,返乡的焦裕禄自然而然地选择了跟着共产党走。从1945年秋到1953年春,焦裕禄由一个农村青年,成长为一名年轻的团地委第二书记。这些年,国家经历了政权更替,年轻的焦裕禄在建立新中国、巩固新政权中屡建奇功。为配合山东野战军粉碎国民党军对山东的重点进攻,焦裕禄和他的战友们深入敌后搞过情报;为支持淮海战役,焦裕禄参加了淮河大队南下河南,开始了远离家乡干革命的征程;为维护河南尉氏大营区的安宁,焦裕禄独自闯过匪穴,两放土匪黄老三,最终彻底根除了一方匪患……

  这就是那个足智多谋的青年焦裕禄。从他身上,完全可以看出中国革命胜利的必然性。

  1953年,新中国进入了一个大建设的时期。组织上一声令下,已经有县团级职务的焦裕禄二话不说,带着全家离开了城市,去洛阳郊区担任新建大工厂洛阳机器总厂的团总支书记。在这样一个工厂里,焦裕禄一干就是9年。他像一块砖、一颗螺丝钉一样,一会儿被放到车间当主任,一会儿被拧到调度科当科长。1962年,中央决定大力发展农业,一纸调令,焦裕禄又带着全家回到尉氏县,担任县委副书记。此时,当年他离开尉氏时的区财政助理,已经担任县长职务了。

  这就是那个忠诚坚韧的焦裕禄。从这个焦裕禄身上,我们一眼就能看到雷锋的影子。正是因为那个时代中国共产党有无数个像雷锋和焦裕禄这样甘做螺丝钉的人,这个党领导的国家,才打下了后来复兴的坚实基础。

  焦裕禄任兰考县委书记的一年半,是他生命的华彩乐章。他用42年人生的最后一年半,自然而然变成了人民的好书记焦裕禄。他的这段人生历程,中国人已经非常熟悉。需要指出的是,在这部小说里,这个时期的焦裕禄还是与穆青的通讯和故事片《焦裕禄》中的焦裕禄,有着不同的展现。小说中这个时期的焦裕禄,形象更加鲜活,血肉更加丰满,心灵更加深邃。这是因为小说用了很多的篇幅,详尽描绘了焦裕禄为人子、为人夫、为人父、为人友的生活状态。

  长篇小说《焦裕禄》是一首感天动地的生命交响曲,因为它的出现,让我们已经熟知的英模人物焦裕禄的形象更加丰满立体起来了,同时也更加可信了。这部小说中的很多段落,达到了相当高的艺术水准,它的出现,为英模类传记文学作品创作,树立起了一个新的标杆。我们真诚地希望广大读者,能通过这本书,再次认识焦裕禄。

  (作者:八一电影制片厂副厂长、作家)

来源:《求是》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党建阵地
  • 永顺文化
  • 文明实践
  • 教育培训
  • 新闻审稿
  • 永顺概览
  • 永顺政务
  • 溪州旅游
  • 理论园地
  • 文学艺术
  • 溪州视听
  • 新闻中心
  • 书记县长报道集

阅读下一篇

返回永顺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