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方式 调结构 优服务
永顺“米袋子”工程步入发展“快车道”
红网永顺站4月23日讯(通讯员 李 彬 陈发顺)春光融融,万木竞秀。近日,笔者随农技人员来到永顺县塔卧水稻工厂化育秧现场,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智能化育秧大棚,一盘盘标准秧盘正源源不断地从水稻播种流水线上生产出来,引来围观群众连声称赞。这是该县推进粮食生产,促进农民增收的一个缩影。去年来,该县以“稳面积、攻单产、增总量、提效益”为目标,用产业化、工业化思维大力推进粮食生产,助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引领“米袋子”工程步入发展“快车道”。
该县高度重视“米袋子”工程建设,积极转变粮食产业发展方式,出台土地流转优惠政策,引导、支持土地经营权有序向种粮大户、经济能人和职业农民集中,实现规模种植,提高种粮比较效益。已发展20亩以上的粮食种植大户855户,50亩以上的种植大户135户,100亩以上种植大户48户。培育兴隆米业、良友米业等规模粮食加工企业11家,年加工销售优质大米2.6万吨,产值1.4亿元,“松柏大米”、“永农”生态香米畅销周边十多个县市。发展塔卧种植业专业合作社、毛坝玉米专业合作社等粮食产业协会组织4家,联接农户2700户、基地1.6万亩,粮食生产逐步向组织化、规模化方向转变。
同时,该县积极融入全省湘米产业振兴规划,调优种植结构,引进省粮食集团金霞米业在松柏建立“农香25”标准米订单基地200亩,在松柏、石堤建设高档优质稻订单基地5000亩;按照“一片一种”、“一乡一种”模式,在松柏、石堤、高坪、车坪、塔卧等乡镇建设优质稻产业基地22万亩,实现优质稻总产9.6万吨、产值4.2亿元;依托湖南省“继福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完成杂交玉米制种1.1万亩,生产杂交玉米良种140万公斤,实现产值3200万元。
其次,该县以专业合作社、种粮大户、农机大户为平台,为农户提供集中育秧、机耕、机插、病虫害统防统治、机收等一条龙服务,推广水稻工厂化育秧流水线2条、插秧机70台,完成水稻机插面积8.1万亩;推广大型玉米直播机、玉米可调式直播器31台套,完成玉米机播面积2.4万亩,水稻、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机耕率、机收率分别达到65%、42%。该县创办8个粮食作物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全县示范片面积达到12.6万亩,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得到明显提升。
目前,该县已完成水稻播种育秧1.35万亩,可栽插大田24.5万亩、完成玉米种植14.9万亩,播种进度分别较去年同期增7.6%、9.7%,“米袋子”工程建设速度明显加快。
作者:李 彬 陈发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