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紧校园“安全带”
通讯员 符文斌 宋敏
“你好,请问你找谁?”“找你们校长。”“请登记一下,同校长约好了吗?我们校长是谁?”……5月17日,笔者想进入永顺县灵溪镇第一完全小学时,在门卫室被门卫符星龙拦住,几经交涉业无果。连日来,笔者跟随永顺县平安校园创建督察组对全县校园安全情况进行抽查,先后在10余所学校门口 “碰壁”。县教育局校安股负责人彭智对抽查的结果十分满意,由衷的告诉笔者:“平安校园创建工作达到预期的效果,学校的治安、交通、生活秩序极大改善。”
投入到位,建设安全“铜墙铁壁”
5月16日晚上8∶40,在永顺县民族中学校门口,一辆警车闪着警灯停在校门口,等学生陆续离校,深夜10点才离开。
“每到下晚自习等特殊时段,当地芙蓉镇派出所都会派出警车在学校附近加强巡逻。”校长向圣明告诉笔者,“这里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芙蓉古镇的核心地段,每天游人如织,人多、车多,学生安全压力很大。”
该校以平安校园创建为契机,抢抓机遇、迎难而上,以校门人车出入为突破口,加强管理,加大投入,同时对安防软硬件设施进行改造,率先实现人员专业化、监控电子化、安检常态化。首先,在校门、操场、楼梯、学生宿舍、主要通道等校内各个重要部位安装“电子眼”实时监控和24小时录像,并与公安部门监控系统联网,实现自动报警功能。其次,还通过与公安部门合作,为学校配备“校警”。校警由退伍军人担任,编制在学校,24小时驻守校园,日常管理上采用以当地派出所管理为主,学校管理为辅的管理模式。同时芙蓉镇政府、派出所、执法中队及景区管理部门把学校作为重点,加大校园周边环境的综合整治力度。“现在晚上有派出所警车巡逻,24小时有‘电子眼’,可以说学校是‘铜墙铁壁’也一点不为过。”校警罗晓宇告诉笔者。
与永顺民中一样,在平安校园创建中,永顺县中心完小以上学校按照全县的统一要求,对校园安全人防、物防、技防等“三防”设施进行了升级改造,改造后的安防体系在校园安全管理中变得更为先进、更加高效。
“我县实施平安校园创建活动以来,通过积极争取、领导重视,目前共投入专项资金180万元,安装视频监视探头338个。已经探索出了一条‘配备专业队伍、实行专门管理、落实专项经费’的新型校园安全管理模式。”彭智自豪地告诉笔者。
措施到位,筑牢安全“防火墙”
“简大爷,这几天没来接王可放学了。”“是啊!黄校长,我这几天回乡里栽秧去了,再说,自从你们组织了归家队,我们也放心。”灵溪一小分管安全的副校长黄树林一边同家长沟通,一边组织学生站好归家队,发放路旗和安全“小黄帽”。
与黄树林聊天的简大爷,名叫简远志,家住距县城10多公里的大坝乡,两个儿女都到广州打工,他和老伴就搬到县城照顾4个孙子上学。
“归家队就是好!不但安全有保障,能锻炼孩子的独立能力,还能帮我减轻负担,我也能种点儿田地。”简大爷高兴地对笔者诉说归家队的好处。受惠归家队的不仅仅是简大爷,还有很多人对此也赞不绝口。
说起创新之举,灵溪一小的“错时分流法”当数经典。做课间操或放学时,1-3年级早下课5分钟,4-6年级迟下课5分钟。这样就错开学生上下楼梯的时间,避免造成拥挤,有效防止了踩踏事故的发生。
“错时分流法”很快被被永顺县教育局在全县推广。在芙蓉镇保坪小学,还被应用到学生的开餐上,一、二、三年级每次就餐都比四、五、六年级早半小时。“这个方法非常好,我原来还为食堂不能容纳全校400多学生同时就餐而发愁。现在有了错时分流法,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了。”校长孔德全兴奋地说。
除“错时分流法”以外,还有“三方联动”、“职能延伸”等安全工作方法在全县非常“流行”。永顺一中是湖南省示范性中学,现有学生4949人,教学班级80个,学生来自全州各个县市,为确保校园安全不出事,除聘请法制副校长每学期为学生进行安全知识讲座外,还在每次“家长会”邀请民警现身说法,向家长通报近期学生安全教育与管理情况,与家长交流学生安全防范措施,增强“学校、民警、家长”三方的联动协作。
同时,各校特别是城镇学校更是把交警的岗位职能延伸到学生中,培养“小交警”,定期对他们进行交通安全知识培训,带领他们上路参加文明交通社会实践活动,逐步建立学生“小交警”或文明交通志愿者队伍。
演练到位,疏通安全“快车道”
5月13日下午3点,刺耳的警报声骤然响彻,州实验小学、灵溪一小、灵溪二小等三所城区小学的防火、防震、防洪应急疏散演练同时拉开。霎时,上万师生安全、快速地离开教室,沿着疏散线路,向安全地带撤离。
州实验小学,防火演练,全校3204师生全部安全疏散到学校操场,用时5分02秒。灵溪一小,防震演练,全校4878名师生全部撤离到安全地段,用时3分45秒。灵溪二小,防洪演练,全校2914名师生全部安全转移到农业局、移民局、猛洞河停车场等地势较高的地方,用时10分20秒。各校无人掉队、无人受伤,圆满完成演练目标任务的信息。“应急演练是有计划的,但灾难是无法预测的,通过演练,增强了大家安全意识和逃生技能……”彭智深有感触地说。
汶川地震发生以后,永顺县教育局每年都要向全县各级各类学校下发应急疏散演练工作通知,要求每学期至少组织一次逃生演练,演练范围涉及防火、避震、防洪等各类突发情况。教育局将不定期到各校,在不事先通知的情况下组织开展逃生演练,提高演练实效性。
县教育局局长向琳在全县校长会上表示:谁不重视学生安全,在安全上出问题,谁就是永顺的罪人,我就揭谁的“帽子”。
问责到位,架设安全“高压线”
“大家切记把这份《告幼儿园园长书》送到相关幼儿园。”5月22日,下乡督查的动员会上,向琳在会上敦促,“此次下乡的重点是对幼儿园的校车进行摸底,并登记造册,为县政府集中整治校车提供基础资料。”
为落实安全职责,该局实施由局领导包片,股室站所包区,机关干部包校的“联片包校”承包责任制,并要求派驻的乡镇督学每月到校督查不少于一次,城区督学每周到校督查一次以上。
进一步明确各自的职责,坚持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谁在岗,谁负责;谁检查,谁负责”的原则,层层签订安全责任状,建立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体系,使校园安全管理工作走上规范化、常态化、制度化轨道,
专门下发了《永顺县安全责任追究制》,对出现安全责任事故的单位和个人严肃处理。2012年通报批评5所学校,辞退教师8人,诫勉谈话5人,通报批评4人,校长免职1人。
“平安校园涉及方方面面,不能简单视之为教育部门的事。”向琳如此说道。为此,教育与公安、交警、卫生等职能部门相互配合,针对校车、营养餐等热点、焦点问题,在全社会形成了上下联动、左右配合、齐抓共管的安全工作体系,确保安全管理无脱节,责任落实无缝隙。一条条校园安全“高压线”架设进学校、进家庭、进社会。
作者:符文斌 宋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