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子坚实 成果丰硕
——永顺县2012年经济社会发展回眸
2012年是永顺县“破瓶颈、兴产业”扎扎实实打基础的重要一年。在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县委、县政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按照县委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的“以‘科学发展、富民强县’为目标,以追赶跨越为途径,以破瓶颈兴产业为突破口,以‘六个坚持’为工作方针,以‘六大建设’为基本任务”总体思路,坚持以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一切工作的唯一标准,团结和带领全县人民,凝心聚力、攻坚克难、真抓实干,全县经济社会实现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进一步提升。各项工作亮点纷呈:老司城遗址被国家文物局列入“中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推行党代表提案制、创新信访工作分别得到中组部和省委省政府肯定,先后在全国(县市区旗)组织部长培训班上及全省信访工作会议上予以推介;粮食生产、烟叶生产、计划生育、民族地区教育强县等工作被评为全省先进。
县域经济稳步增长
2012年全县预计实现生产总值41.7亿元,比增8.6%,三次产业结构比由2008年37.18:17.62:45.2调整为29.6:26:44.4,经济结构调整步伐逐渐加快;本级财政收入完成3.1亿元,比增38.5%,其中税收占比80%,比2008年1.08亿元翻了两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6.8亿元,比增20.5%;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7亿元,比增1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651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962元,分别增长15%、16%。基本实现“稳中求进、能快则快、又好又快”的经济发展总体要求。
破解瓶颈全面突破
破解交通瓶颈:张花高速路面建设和永吉、永龙高速全面启动;骨干道路永龙公路建成通车,石永公路、永花公路永顺段改造全面启动;县乡公路改造实现乡乡通油路,农村公路建设完成硬化350.4公里,累计完成235个行政村通水泥路,以高速公路和国省道为骨架的路网基本成形。破解电力瓶颈:完成马鞍山电站、海洛电站升级改造,洞潭电站建设累计完成投资1.3亿元;新建改造泽家、塔卧2座35千伏变电站,大坝至泽家、永顺至青坪等10千伏线路、石堤镇青龙村等9个行政村配网,高坪乡场坪村等31个行政村配网改造正在抓紧施工,农网改造累计完成投资1.2亿元。破解城镇设施瓶颈:县城城网改造完成投资2000万元,城区供水工程完成投资580万元,背街小巷完成硬化改造23条,城区河堤整治7.13公里完成投资922万元;旧城改造政府片区一期工程基本完成,进入二期建设;南区永顺大道、行政中心、会议中心、行政中心广场等建成使用;府正家园等一批商业宜居地产项目开工建设;南区学校开工建设,公安、地税等搬迁项目加快建成;县城环境综合整治强力推进,县城环境得到明显改善;芙蓉镇、石堤镇、永茂镇等积极推进特色小城镇建设,取得较好成效。破解水利瓶颈:进入全国小农水重点县,争得连续三年1900万元的投资;投资1.2亿元的中秋河水库进入中烟公司投资计划,即将开工;年内解决了3.1万人安全饮水问题,完成10个小Ⅱ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破解资金瓶颈:全年实施招商引资项目43个,到位资金13.7亿元,比增25.7%;全年争资上项实现财政总支出20亿元,比增19.7%;各金融机构当年新增存款12亿元,新增贷款8亿元,分别比增23.6%、40.5%。破解人才瓶颈:“1111”人才战略工程启动,累计引进37名硕士研究生、370多名大专以上毕业生充实到各乡镇、县直单位、学校、企业;完成县乡镇人大、政府和县政协换届,进一步优化干部结构,提升了队伍素质。
调优结构提升产业
引进战略投资者“发展能源产业,振兴永顺工业”,是推进新型工业化重要举措。能源工业已坚实起步:永顺凯迪生物质能发电厂完成投资1.47亿元,预计2013年7月建成投产,毛坝乾坤村生物质燃料专业合作社成为我省第一家生物质原材料专业合作社;水能装机已达到5.8万千瓦;羊峰山—大青山风电场项目完成风能资源测评,省武陵公司加快立项步伐;省页岩气开发有限公司取得我县980平方公里页岩气项目探矿权。以生物质能、水能、风能、天然气为主的能源工业成为永顺追赶跨越发展的重要产业。存量工业企业锦帛钰纺织、大继成化工、共创科技、本草制药、原植香精香料、万源水泥等技改扩能项目相继建成投产。预计2012年全县完成工业增加值6.4亿元,年均增长25.9%。引进多元投资开发特色农业,农业产业化步子加快。国家、省、州烟草行业当年投资6000万元,现代烟草农业再创佳绩,全县收购烟叶 19.48万担,烟农收入2.43亿元,户均收入3.82万元,烟公司预计税收过亿元,烟叶收购量跃居全州第一、全省第三,被评为全省烤烟工作先进县,泽家鑫发烟叶种植专业合作社被省政府表彰;继福种业改制成功,引进民营资本控股,企业生产规模扩大,杂交玉米制种面积达到0.85万亩,销售种子124万公斤,县内推广杂交玉米5.2万亩,新增产量280万公斤。全县6.3万亩猕猴桃销售4.5万吨,果农增加收入1.35亿元。畜牧养殖、水果蔬菜等特色农业商品率稳步提高。创品夺牌提升竞争力,文化旅游产业来势看好。老司城遗址成功进入中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申遗步伐坚定迈出;芙蓉镇景点圈一批旅游基础设施项目建成使用,猛洞河漂流景区、芙蓉镇景区成功创国家4A级景区;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纪念园列入红色旅游重点项目,塔卧烈士陵园扩建、革命文物保护工程开工建设;成功举办中国(湘西)土家族芙蓉镇景点圈“舍巴节”等活动。全年接待游客203万人次,旅游收入8.9亿元,分别比增4%、9%。
关注民生勤办实事
全年新增就业人员12726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4283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加1650元、555元。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工作全面铺开,实现了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全覆盖;失业、医疗、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职工医保年最高支付额由5万元提高到14万元,大病互助由5万元提高到12万元;居民医保报销由52%提高到70%,年最高支付额由4万元提高到8万元。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开工建设廉租房1200套、公租房800套、城市棚户区1000套、村(社区)棚户区225套,实施农村危房改造4286户。全县30个建整扶贫队为扶贫村协调资金1.1亿元,贫困乡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29875人享受全县农村低保,(下转四版)(上接三版)12365人享受城镇低保。圆满完成17个省为民办实事项目建设。当年开工建设29所农村合格学校、4个乡镇卫生院和42个村卫生室建设,群众就学、就医条件得到改善。人口计生工作“村为主”基础进一步夯实,低生育水平得到巩固,我县被评为全省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县。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农民得到更多实惠。
维护稳定创新管理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扎实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共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健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开展“严打整治”专项行动,打掉涉恶团伙4个,实现命案全部告破,各种多发性犯罪得到遏制,刑事案件下降26%,群众安全感进一步增强,全省民调测评我县综合排位75位。信访维稳全年化解信访积案37件,完善信访三级平台,建立324个群众工作站,1069名干部每月进村入户做好信访工作;县信访办理中心全年接待来访群众2950人,化解各类信访问题1776件;乡镇村调处信访矛盾1650件。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安全监管,集中开展“打非治违”专项行动,依法处置“12?31”下水道起火爆炸事故,创建全省安全生产示范乡镇4个,年内未发生重特大安全责任事故。
党建工作务实创新
狠抓思想建设:针对县域经济总量小、人均低、三次产业结构不合理、财政收入占生产总值比重低、城乡居民增收难等实际,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勇于实践,以“不怕做不好,就怕没想好;不怕经济落后,就怕观念落后;不怕起步迟,就怕起步低”的责任感、紧迫感,坚持和完善第十一次党代会确定的总体工作思路,用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现代服务业大发展来调结构转方式兴产业,缩小发展差距;用低碳技术,发展循环经济、城市经济来实现经济弱县向经济强县的跨越,越来越成为干部群众的共识。狠抓组织建设:深化学习型党组织、发展型领导班子、务实型干部队伍、服务型基层组织建设,促进了全县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各级领导班子战斗力进一步增强。狠抓制度建设:以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为契机,探索建立县党代表常任制和“以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群众工作制度,分别得到中组部和省委省政府的肯定;县委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村级组织建设的意见(试行)》,配备村级纪检员充实村级班子,财政安排报酬每人每年1200元,村级组织运转经费和村主干报酬2012年人均新增830元,基层组织建设得到加强。狠抓干部作风建设:扎实开展“服务基层解难题、优化环境促发展”作风建设主题活动,各级领导干部带头执行“一线工作法”,将县城环境整治、老司城申遗工作、生物质能源开发、芙蓉镇景点圈建设、高速公路建设、农网改造、烤烟生产、县城综合运营、南区开发等事关全局的工作,分别明确县级领导专抓,部门、乡镇配合抓,组建专门工作班子具体抓,干群齐心协力,真抓实干。从制度上解决公职人员借调行为和“在编不在岗”等干部群众反映强烈问题,责成103人按要求回单位上班、233人完善抽调借用手续、240人完善请假手续、48人停发工资、26人辞职。狠抓反腐倡廉工作: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深入开展反腐倡廉建设,全年办理违纪案件59件,处理干部64人,树立了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