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永顺县“四大项目”着力推进精细化扶贫工程

红网永顺站(通讯员  舒元和  彭权)近年来,永顺县抢抓发展机遇,大力推进“两项制度”、“雨露计划”、“贫困学生救助”及“一对一帮扶”等扶贫项目,使贫困群众逐步走上经济内生增长的道路。

“两项制度”工作,是指将扶贫开发制度与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效衔接,其实质是通过测评认定贫困户,然后实行到户到人的资金和项目扶持。自“两项制度”工作实施以来,该县坚持扶持到户、公开测评的原则,严格按照村、组、乡镇三榜公示的认定程序,为30个乡镇10万贫困人口实行了资金直补或项目扶持,投入财扶资金4160万元,大多数贫困户通过扶持实现了增产增收。对山乡对山村彭跃进利用“两项制度”资金和自筹资金,建成了竹鼠养殖场,现有规模160多只,年收入达2万多元,实现了稳定脱贫;西歧乡流浪溪村田开家经过三年“两项制度”帮扶,现已养殖山羊200多只,成了该村的养殖大户。

“雨露计划”是通过职业技能培训,使农村青年掌握一技之长,提高其增收致富本领,最终达到“一人培训,全家脱贫”的目标。该县通过广泛宣传发动,先后扶持4000多名农村“两后生”到省内7所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学习汽车维修、装璜设计、钳工、电工、高平电车等紧俏专业,95%以上的学员获得了职业技能证书,成功实现就业。盐井乡肖自军2010年通过“雨露计划”扶持,到州建筑学校培训学习,毕业后进入州某建筑公司务工,月收入3000多元,实现了个人理想和家庭致富;石堤镇严欣是2011年“雨露计划”扶持的学员,就读于吉首市职专,学习幼师专业,毕业后与他人合伙开办了幼儿园,月收入2000多元,为家庭致富作出了贡献,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社会地位。

贫困大学生“助学资金”项目主要是对新入学的、大专以上的农村贫困大学生,按照专科生3000元,本科生5000元的标准发放助学资金,帮助贫困学子完成学业。该县扶贫办、团县委、教育局密切协作,组成专项工作组深入学校和乡镇、村组、社区以及贫困户家庭调查摸底,准确掌握贫困学生信息,高考结束后按大学录取通知书将资助金通过银行打卡的方式发放到贫困学生手中,并对救助学生实行网上公示,接受社会各界监督,确保公开透明,公平公正。近三年来,累计发放贫困大学生救助资金486万元,资助贫困学子784名。贫困大学生救助项目解决了贫困家庭因学致贫、困贫失学等现象,帮助贫困学子圆了“大学梦”,得到了广大贫困户的极力拥护和高度评价。

为大力推进精细化扶贫,切实做到一户一个扶贫计划,一户一户地扶、一户一户地帮,确保贫困人口与当地居民同步建成小康生活,2011年以来,该县大力开展“一对一”帮扶活动,深入贫困村组与贫困户“结亲”,因户制宜的帮助他们制定脱贫计划,实施项目帮扶、智力帮扶、科技帮扶,形成“一户一本基本台帐,一户一个扶贫计划”的“一对一”帮扶模式,实现了“结穷亲,解穷困,帮穷富”的工作目标。两年来,全县1100多名干部带计划、带项目,深入贫困家庭开展帮扶工作,帮助1000多户贫困家庭实现当年增收,稳定脱贫。

 

作者:舒元和 彭权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党建阵地
  • 永顺文化
  • 文明实践
  • 教育培训
  • 新闻审稿
  • 永顺概览
  • 永顺政务
  • 溪州旅游
  • 理论园地
  • 文学艺术
  • 溪州视听
  • 新闻中心
  • 书记县长报道集

阅读下一篇

返回永顺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