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途的猕猴桃藤条爬满架子,烤烟地膜在土地里画出清晰的线条……
农业农村大数据是永顺县科技扶贫的重要举措,通过在农村建立二三级服务站点,以农业供应服务为基础融合党建工作、村务工作、电商服务、物流配送、便民服务、培训体验等,旨在通过大数据助推基层党建和精准扶贫工作。
在松柏镇福建村农业农村大数据三级服务站点,记者拿起手机,扫描了松柏大米的二维码。大米溯源档案呈现在手机页面,该产品的简介、认证,农事、加工、配送记录及生长图片、视频等一应俱全。从农场到餐桌的整个过程均可溯源,这样的二维码后期也将贴在每一个可溯源的农产品上。
福建村是永顺县农业农村大数据建设的第一个可视农业示范点。记者在该村黄家院子的农场里见到,水波粼粼的农田里矗立着16根水泥杆,16个摄像头24小时不间断采集着100余亩农场的视频数据,通过信息管理中心将视频发送到手机终端。
经过福建村,公路蜿蜒攀爬,海拔
“常言道,酒香不怕巷子深,可奈何偏远农村这巷子太深。”在松柏镇农业农村大数据观摩会上,润雅乡乡长张宗江坦言。和润雅乡一样农产品没处销的还有很多,贫困户种养的农产品卖不出去,就拿不到钱。
有幸的是,农业农村大数据与电子商务平台进行信息对接,获取市场需求信息,通过农村信息宣传LED屏和短信将市场需求信息发布到农村及农户个人。农户收到信息后,只需联系产业经纪人,就可坐在家里完成一次交易。
大数据的建立好似一把剑,是脱贫攻坚战中的一把利器,可越是贫困的农村,懂技术的年轻人就越少,谁来“舞剑”呢?
鉴于此,该县组织部创新提出创建优秀青年人才党支部,每个乡镇建立至少1个青年党支部,打破地域界限,把35周岁左右的返乡大学生、复退军人 、合作社员、致富带头人等吸纳进来,培养成农村产业经纪人,由农业大数据运营商鼎和公司提供每月3000元底薪加提成的劳动报酬。青年党支部从中择优培养发展成党员及村支两委后备干部,夯实基层党建工作基础的同时,打造一批农村产业发展的领头羊。
兴棚村秘书卢文章是全县第一个农村产业经纪人,工作之余,卢文章便耐心得教年长的村民玩手机,看似不务正业,实则是在履行农村经纪人的职责,除了当好电商服务员以外,他还是信息服务员、物流配送员和党建责任人。
运用现代科技技术,销售村里传统种养的农产品,让腰包鼓起来,是贫困山区百姓的共同心声。
走进松柏镇邮政电商运营中心,猕猴桃、松柏大米、蜂蜜等农产品包装精美、货架上琳琅满目,电视机屏幕上播放着农产品溯源信息。去年,700余万元的农产品就是从这里发往世界各地。
据该镇党委书记付绍兴介绍,自2015年8月松柏与电商结缘后,原本滞销的农产品畅销网络,走上精细化路线的大米价格从3元每斤卖到78元每斤,猕猴桃从原来的0.5元每斤上升到8元每斤,去年底,总人口2.3万人的松柏镇银行存款达到3亿元。大数据平台搭建以后,农业产业将向专业化、科学化方向发展。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农业农村大数据好比一架飞机,基层党建和精准脱贫是它的两翼,机身上承载的正是永顺贫困百姓的脱贫致富梦。永顺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李延堃用一个形象的比喻巧妙得道出了三者之间的关系。
当前,各乡镇正忙于选址建设农业农村大数据二三级服务站点,选配农村产业经纪人,在这场科技之风的吹拂下,农产品将乘着大数据的翅膀飞出农村,永顺大地一片新景入画来。
作者:孟春绒 吴顺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