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顺融媒9月11日讯(全媒记者 彭蓉)近年来,泽家镇西那居委会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建立健全监督委员会、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会等机构、制度和红黑榜,以美丽乡村建设等为抓手,以“居民公约”为标尺,不断加强基层治理、推进产业发展、提升人居环境整治,“约”出了一幅人和、业强、景美的美丽乡村新画卷。
走进西那居委会,映入眼帘的是宽阔明亮的村道,干净整洁、错落有致的古民居和吊脚楼。据介绍,西那居委会于2016年由原西那村、干洞村合并而成。村民之间难免会有一些矛盾纠纷,为加强基层治理,推行村民自治,西那社区通过村民自己“提”、群众共同“议”的方式制订完善了以“十要十不要”为主要内容的居民公约。社区干部运用居民公约解决了一起起邻里纠纷矛盾。村民罗长顺因入户路窄,与邻居发生了争执,双方互不谦让,社区干部了解到这一情况,多次前往两家进行调解,详细讲述了邻里和谐的重要性,利用“要邻里互助,不要制造纠纷”十要十不要居民公约进行利弊劝导,两家最终破除心结、和好如初。
为了使居民公约“接地气”、易操作。西那居委会广泛开展居民会议、民主评议等形式多样的群众自治活动,通过屋场会、院坝会等广泛收集社情民意。现如今,居民公约不仅成为了村民约束自己的“准绳”,也是群众互相监督的“法宝”,让基层事务逐渐从“不好管”完成了向“不用管”的转变,“规”住了歪风邪气,“约”出了平安和谐。
西那居委会书记罗水香介绍,我们把居委会的网络员、保洁员、护林员培养成了纠纷信息员、宣传员、调解员,并坚持每月召开一次工作例会,充分发挥人民调解职能优势,化解矛盾,解决矛盾在基层。自2022年以来,累计调解各类矛盾纠纷14起,做到事情不出村。居委会还成立了七人的环境整治队伍,对各主干道进行巡查,老百姓门前实行三包责任制,对房前屋后及户间道进行环境整治,当地环境越来越好了,老百姓的幸福指数越来越高了。
居民公约不仅规范村民日常行为,维护公共秩序,还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西那居委会将人居环境整治及移风易俗写入居民公约,始终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注重乡村环境保护。
严格遵守居民公约,地方民众自觉维护卫生,接受监督,逐渐形成了争做文明人的良好氛围。公约不仅“上了墙”,也“落了地”。居民彭泽顺表示,现在住着特别舒服,环境好,空气好,卫生也搞得非常好,老百姓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到路上看到了纸、垃圾,见到就捡,捡了就往垃圾桶扔。
“要发展产业,稳定就业;不要好吃懒做,荒弃田土。要艰苦创业,勤劳致富;不要好逸恶劳,甘于贫困。”居民公约用得活,乡村发展就会好。虽说如今老百姓的生活条件相比以前有了极大改善,但说到底要让老百姓的“钱袋子”鼓起来才是硬道理。近年来,西那居委会适时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不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目前,全村发展了烤烟、优质稻、黄桃等特色产业,实现了一村一品、一村一景。
罗水香表示,2018年以来,我们西那社区全力打造“美丽西那司”乡村旅游,做特做优生态旅游,打造“土家探源”为目标,我们实施“基础设施完善、环境质量提升、特色民居改造”三大工程,精心塑造了乡村特色风貌,每年吸引万余人次前来西那司体验田园生活。
近年来,西那居委会实施了通组公路、游步道、民居改造、停车场等项目建设,落实落地“居民公约”,人居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富民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户户有产业,处处有风景,一个“绿树掩映、干净整洁、自然和谐”的美丽乡村正在这里崛起。
来源:永顺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彭蓉
责编:彭美林
本文为永顺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ysnews.net/content/2023/09/11/130413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