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永顺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提醒:湿热交蒸时 千万别觅“菌”

永顺融媒7月23日讯(全媒记者 邓旭)湿热交蒸时,千万别觅“菌”。日前正是毒蘑菇食物中毒的高发期。为提高广大群众食品安全防范意识,及时防范因误食野生蘑菇中毒的食品安全事件发生,永顺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走进灵溪镇双凤村开展毒蘑菇中毒宣传活动并就地拍摄防范宣传视频。

图为宣传活动现场

“世上蘑菇千千万,有毒蘑菇占一半。现在正是山上长蘑菇的时候,野生蘑菇的种类多,生长环境复杂,难以辨认。一些从外形、颜色看似无害的野生蘑菇,实际上也是含有剧毒。因此我希望大家不采、不卖、不买、不吃野生蘑菇。”永顺县市场监管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工作人员张席林说道。据统计,全世界毒蘑菇种类超过1000种,我国境内至少有500种毒蘑菇与无毒蘑菇长相非常相似。很多人印象中的毒蘑菇应该是“红伞伞、白杆杆”,这其实并不正确,常见的毒蘑菇,反而看起来挺“灰头土脸”。

图为永顺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在双凤村拍摄防范毒蘑菇中毒宣传视频现场

据了解,民间还流传着很多辨别毒蘑菇的方法,比如虫食或生蛆的蘑菇无毒、有鳞片黏液的蘑菇有毒等等,其实都不准确。一些教程也指导高温或是油炸可以去毒,这也并不保险。据专家介绍,目前还没有简易鉴别野生蘑菇是否有毒的科学方法,蘑菇的毒素有不同的种类,不同的毒素可能会导致5-7类的不同症状,其中肝脏毒性、肾脏毒性、溶血等菌毒类型,致死风险很高,还有一些会导致胃肠炎型或神经精神型。蘑菇毒素的化学结构相当稳定,高温或油炸都不足以将其破坏,中毒的风险仍然存在。在食源性疾病事件中,排在第一位的是采食毒蘑菇导致的食物中毒,家庭为主要场所,目前毒蘑菇中毒无特效解毒剂。“毒蘑菇误食中毒的时候,轻微者会出现头痛、呕吐、腹泻,严重的会出现危及生命的情况。”永顺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办公室工作人员张芳说。

图为毒蘑菇——喜粪黄囊菇

图为毒蘑菇——易碎白鬼伞

图为湖南省常见的部分毒蘑菇

图为湖南省常见的部分毒蘑菇

来源:永顺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邓旭

责编:田新宽

本文为永顺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ysnews.net/content/2024/07/23/14127651.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党建阵地
  • 永顺文化
  • 文明实践
  • 教育培训
  • 新闻审稿
  • 永顺概览
  • 永顺政务
  • 溪州旅游
  • 理论园地
  • 文学艺术
  • 溪州视听
  • 新闻中心
  • 书记县长报道集

阅读下一篇

返回永顺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