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向忠是高坪乡那丘村党支部书记、主任,也是奔跑在乡村振兴大道上的一名排头兵。自担任那丘村党支部书记、主任以来,始终把工作放在第一位,把群众放在心上,在基层党建、乡村振兴、产业发展、乡村治理等工作中,树牢“有困难就上,绝不退让”的工作理念,以强烈的为民责任感,将那丘村从一个落后的小农经济土家山村迅速发展为远近闻名的“产业兴旺、经济腾飞、人居环境大改善、生活文化大活跃”的先进村。
走进那丘村,映入眼帘的是平坦的道路,绿意尽染的田野,道路两旁精美的墙画,错落有致的传统民居,干净整洁的院落。
“村支两委干部的大力支持和村民的充分信赖,是那丘村各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的主要因素,了解群众的需求和诉求,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才能推动民生改善和发展。”这是向忠在这里工作了多年的心得体会。向忠表示,自己生在农村、长在农村,有着建设农村、改变家乡面貌的内在动力。成为那丘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排头兵”后,向忠始终坚持党建引领抓班子、强队伍、顺民心,一步一个脚印做好各项工作。在班子建设、制度规范、党员管理等党务工作中大胆探索,积极组织村干部和党员群众学习法律法规、学习政策文件精神,始终保持思想上的纯洁性和先进性,做到政治思想坚定、为民服务本领增强。
产业强、农民富、乡村美,乡村振兴的底色才更足。那丘村积极探索“党建+产业”发展模式,重点发展烟叶、猕猴桃两个主打产业。在该村“烤烟+N” 主要复种/轮作模式下烟田土壤改良与提质技术示范基地里,向忠和湖南省烟草专卖局驻村工作队队员余佳龙正在查看烟叶长势状况。据了解,基地面积达800亩,主要用于研究:大豆海藻生物有机肥和烟梗灰等土壤改良制剂与有机肥、化肥不同比例配施下的协同作用效果,明确生物土壤改良制剂在病害防控、营养促生、土壤环境改善等方面的作用,以及在烤烟上的提质增效作用,进而推动该村烟叶产业的发展。向忠说,村里以前种烟叶很分散,没有规模,也没有种植技术,烟叶质量参差不齐,收入就不稳定,村民的积极性不高。2021年5月,湖南省烟草专卖局驻村工作队一入村,依托其行业优势,在那丘村发展烤烟顺理成章。驻村工作队来了以后,从土壤改良、引入烟叶新品种、新建烤烟房等多方面推动了那丘村烟叶产业发展。
同时,那丘村在探索“党建+产业”发展模式上,还因地制宜发展赤松茸菌、黑糯玉米、狮山油菜苔、莓茶、魔芋等特色产业,盘活土地资源,拓宽增收渠道,使其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新引擎”。
今年,那丘村大力推广猕猴桃魔芋套种,当前魔芋长势良好,丰收在望。“今年那丘村村支两委和娄底市新化县一家种植魔芋公司签订了收购合同,村民种植的40亩魔芋由该公司负责全部收购。”向忠表示,猕猴桃魔芋套种一地两用,极大地提高了土地利用率,更重要的是,又实现了一地两收,能够增加种植效益,不仅种猕猴桃有收益,种魔芋也有收益。据了解,套种一亩魔芋可产4000多斤,按照4元一斤计算,收益达16000多元。也就是说,在一亩猕猴桃基地套种一亩魔芋,可以多增收16000多元。向忠说:“那丘村共有猕猴桃基地400多亩,未来几年打算全部套种魔芋,助农增产增收和乡村振兴。”
“我手上的山茶油是我们那丘村老百姓自家纯正山茶油,具有比较好的清热解毒、清胃润肠、预防疾病的功效与作用……”在该村综合服务站内,该村村干部正在娴熟流畅地介绍着农产品信息。向忠说,直播推荐的农产品都是本村村民的,有新鲜蔬菜水果,腊味,也有织锦,山货等,目的就是把老百姓的农产品卖出去,让它们变成钱,增加村民的收入。截至目前,全村人均收入达1.6 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从原来的“零”发展到了117.5万元。“现在在家门口就能富起来、好起来,许多村民都回到了老家,不用常年在外打工。”面对如今的那丘村,村民们纷纷竖起了大拇指。
在发展产业的同时,该村的基础设施也得到了进一步完善。近年来,该村安装路灯220盏、庭院灯433个,结束全村“走黑路”的历史,兴建9个大型水池,对全村水管网线进行整修,从根本上解决村民群众生活用水问题,还对全村村民自家厕所进行改厕,让村民有个良好的如厕环境等等。现在的那丘村,产业兴旺,道路平坦宽广,房屋整洁,文化广场党旗飘扬,全村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展望未来,向忠表示,将坚持深化党建引领,坚持以服务群众为出发点,团结带领全村党员群众努力奋斗、苦干实干,使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乡村治理成效明显、村民获得感幸福感进一步得到提升。
来源:永顺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彭蓉
责编:彭美林
本文为永顺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ysnews.net/content/2024/07/02/140579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