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政协委员风采丨瞿章勋:选育一粒种子讲好莓茶故事政协担当“莓”力助农

全媒记者 邓旭 张兴粤

他埋首古籍,从陆羽《茶经》中“阳崖阴林茶者紫为上,绿次之” 的古老智慧里汲取灵感,认定紫金莓是茶中珍品;又虚心向湖南农大的禹利君教授请教,证实其富含黄酮与花青素,具有美容养颜功效。于是,一场 “紫色革命” 在芙蓉镇发树村悄然兴起,300 亩的基地成为紫金莓茶的新家,那些曾经在永顺县毛坝、砂坝、润雅、石堤、颗砂等地,或小叶、或中叶、或大叶遭茶农嫌弃,被经销商压价的紫莓茶,在这里迎来了新生。他的故事激励着更多人投身乡村产业振兴事业,让永顺莓茶成为乡村振兴画卷中一抹绚丽的亮色。他就是永顺县第十届政协委员,在芙蓉镇开民宿种莓茶的瞿章勋。山上有基地,山下有工厂,景区有茶店,线上做私域,线下做非遗,村民们亲切地叫他“瞿大掌柜”。

图为瞿章勋正在2023上海国际茶博会上推展紫金莓茶

“姜是老的辣,茶是紫的好”这一响亮的广告语,宛如一声惊雷,让紫金莓瞬间成为茶界焦点,2023年5月的上海国际茶博会,成为紫金莓闪耀登场的舞台。金奖加身,万元高价成交,出道即巅峰的它,在短短两年内历经9次参展推广,揽获5个金奖,赢得刘仲华院士等行业权威的赞誉,其绝美的紫色卖相和高附加值,如同一股强劲的东风,吹旺了茶农、经销商和企业的增收之火,也让永顺莓茶品牌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成功写入《2024 年永顺县经济工作会议》,成为地方产业发展的璀璨明珠。瞿章勋也因在莓茶领域的突出贡献,先后荣获 2023 年度湘西州百亿茶产业建设先进个人以及湖南省文旅先进能人等殊荣。

图为瞿章勋在芙蓉镇发树村的紫金莓茶基地

“我当时就想,一定要把这些被丢弃的紫莓茶利用起来,不能让这么好的资源浪费掉。”瞿章勋语气坚定地说,“2004年我在老司城紫金山墓葬区看到那株紫芽紫叶紫茎的莓茶单株时,内心真的很震撼,就觉得这可能是莓茶产业的一个新契机。”肩负政协委员职责的瞿章勋深入莓茶基地调研,他发现在毛坝、砂坝、润雅、石堤、颗砂等地,那些或小叶、或中叶、或大叶的紫色莓茶,在当时被视为 “异类”,因干茶颜色混杂而遭茶农嫌弃、经销商压价。他不惜高价从茶农手中收购紫莓茶,移植到芙蓉镇发树村的基地,开启了规模化种植之路。“看着那300亩土地逐渐种满紫金莓茶树,我心里满是希望,觉得莓茶产业的未来有了新的方向。” 同时,在2018年,瞿章勋果断出手,在多个类别抢注了紫金莓商标。“这是对紫金莓的保护,也是对莓茶产业长远发展的负责。”

图为紫金莓茶产品

“莓茶文化是莓茶产业的灵魂,不能丢。”他认真地说。在第三届湘西州旅发大会的双凤村,瞿章勋精心筹备莓茶非遗展示活动,“我就是想让更多人看到我们永顺莓茶背后的文化底蕴,让大家了解莓茶的传统制作技艺。”他代表永顺莓茶省级非遗走进《中国村厨村大哂》舞台,面对《非洲媒体看中国》采访团热情接待并展示非遗技艺,“看到国际友人对我们莓茶文化感兴趣,我特别自豪,觉得这也是一种文化的传播。”

《中国茶产业周刊》的专访是对他文化传承努力的见证,央视农业农村频道对其手工炒茶的专题报道,更是将永顺莓茶推向了全国观众的视野,让这一地方特色茶饮声名远扬。而作为政协委员,瞿章勋始终牢记使命。此次参会带去的两个提案,犹如两把钥匙,蓄势开启永顺莓茶产业发展的新未来。《关于加大紫莓选种及申报中国紫莓茶之乡的提案》《关于创建永顺贡茶文化博物馆的提案》瞿章勋阐述道,“现在的市场竞争很激烈,我们必须提升产品品质,打造品牌。永顺有着辉煌的贡茶历史,我们要挖掘这些文化资源,以文化引领产业发展,助力茶农增收致富,推动永顺茶产业持续繁荣。”

来源:永顺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邓旭 张兴粤

责编:彭美林

本文为永顺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ysnews.net/content/2024/12/31/14590907.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党建阵地
  • 永顺文化
  • 文明实践
  • 教育培训
  • 新闻审稿
  • 永顺概览
  • 永顺政务
  • 溪州旅游
  • 理论园地
  • 文学艺术
  • 溪州视听
  • 新闻中心
  • 书记县长报道集

阅读下一篇

返回永顺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