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顺融媒4月10日讯(通讯员 田雨川)近日,在永顺县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三标段灵溪镇树木村施工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大型挖掘机挥舞铁臂开展清淤作业,工人们正夯筑河堤。
“高标准农田的工程质量是否过硬?”“项目资金有没有实现专户管理?”县纪委监委工作人员来到施工现场,针对农田水利设施的质量、资金的流向等关键环节开展监督检查。
永顺县是全省粮食生产先进县,近年来,通过土地平整、土壤改良、灌溉与排水、高效节水灌溉、科技推广等综合措施,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2024年,全县新改建高标准农田2万亩,涉及9个乡镇28个行政村,项目建成后,预计新增种植业总产量约300万公斤,直接受益农户达78640人。为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县纪委监委把建设高标准农田有关政策落实情况作为政治监督的重要内容,推动农业农村、水利等职能部门履职尽责,抓好耕地保护、地力提升和节水灌溉,加快补齐农田基础设施短板。
针对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涉及面广、资金投入大、监管链条长的特点,县纪委监委注重发挥系统优势,凝聚监督合力,以“室组地”联动、与行业主管部门协同联动模式,通过一线走访、查阅资料、谈话座谈等方式开展“嵌入式”“点对点”监督,深入查找阻碍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堵点淤点,监督推动问题整改,督促堵塞建设管理漏洞。
“我们将排查的问题梳理分类,‘对症下药’,对于沟渠墙身开裂、渠道底部损坏等问题等工程质量问题,责成施工单位第一时间完善工程措施落实整改,确保不误农时,不误农事。对工程建后管护方面出现的问题,我们要求乡镇、村扛起属地管护责任。”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同志介绍。
高标准农田既要建设到位,更要管护到位,真正巩固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县纪委监委督促农业农村、自然资源、水利等职能部门建立健全日常“巡田”、建后管护、联席会议等制度,压紧压实“规划—建设—管护”全周期责任,推动职能部门认真履行耕地保护、维护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实现从“重建轻管”向“建管并重”转变,充分发挥高标准农田高产稳产作用。同时,畅通监督举报渠道,充分发挥基层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的监督作用,持续聚焦高标准农田建设中的腐败和作风问题,坚决做到早发现、早提醒、早处置。
来源:永顺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田雨川
责编:彭美林
本文为永顺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ysnews.net/content/2025/04/10/148584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