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顺融媒4月25日讯(通讯员 汪涛)近期来,塔卧镇苏区中学的师生们,正以脚步为笔、以初心为墨,将红色文化传承的历史使命自觉融入到日常学习和生活中。
三月春风暖人心,雷锋精神伴我行。雷锋月期间,塔卧镇苏区中学的师生们将雷锋精神的火种在这里点燃,师生们手持竹帚,俯身于苏区革命烈士陵园的苍松翠柏之间,他们清扫的并非落叶,而是时光的尘埃;擦拭的不仅是墓碑,更是蒙尘的记忆。“每一块无名的碑石下,都沉睡着一部未完成的长诗。”生冷的石刻,让师生们的心脏在寂静中震颤。一名学生蹲身拾起枯枝,轻声说:“原来英雄可以没有名字,但不能被遗忘。”师生们还走进社区,为孤寡老人送去春日的陪伴,在街头巷尾种下名为青春的希望。他们的身影如薪火,散入人间烟火,照亮“奉献”二字的朴素真谛。
四月清明祭先烈,共铸中华英雄魂。清明节期间,塔卧镇苏区中学的师生们静立于苏区革命烈士公墓前,以“传承红色基因,缅怀革命先烈,弘扬苏区精神”为主题,展开了一场涤荡心灵的清明祭扫活动。师生列队默哀,学生代表缓步献上花圈。学校负责人讲述了“一群青年”,他们用草鞋丈量群山,用土布包扎伤口,用最后的子弹在岩壁上刻下星芒。初三学生接过话筒,誓言如春雷滚过山谷:“请相信,每一代人的青春都是火把!”微风中,少年们以掌心贴紧墓碑,试图焐热那些永远停在历史的灵魂。归途后的教室里,有人翻开笔记,墨迹在潮湿的空气中洇开:“历史书上的铅字突然有了温度,原来我们脚下,踩着那么多年轻的黎明。”
从雷锋月到清明祭,塔卧镇苏区中学的讲台早已延伸到群山之巅。教案里,教师们将红色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中,将红故事写在红军走过的险径上,将苏区精神镌刻进学生的青春里。教师时常教导学生:触摸这片土地,就是触摸历史的脉搏。课堂上,学生们用钢笔誊写无名烈士的家书,白纸吸墨的沙沙声,恰似当年灯下写信的笔触。传承从不是复刻,而是让红色火种点燃新希望。
来源:永顺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汪涛
责编:彭美林
本文为永顺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ysnews.net/content/2025/04/25/149049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