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3月11日讯(永顺分站记者 彭建国)3月8日,永顺县推行新时代农村“互助五兴”基层治理模式现场会在芙蓉镇召开,湘西州委组织部副部长、州委“两新”工委书记钟立文,永顺县委副书记周建武,县委常委、组织部长李延堃,县委常委、副县长赵鲁等出席。各乡镇党委书记、组织委员,县直单位抓基层党建负责人,省州县部分扶贫工作队队长参加。
芙蓉镇科皮村,辖10个村民小组,全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08户422人。在湘投控股集团扶贫帮扶下,2018年科皮村实现整村脱贫退出。
去年以来,永顺县推行以“学习互助兴思想、生产互助兴产业、乡风互助兴文明、邻里互助兴和谐、绿色互助兴家园”为主要内容的新时代农村“互助五兴”基层治理模式。科皮村支两委按照“实事求是、因村制宜、因人制宜”的原则,引导干部、党员、能人、乡贤五老等,通过1人结对5户村民的“1+5”模式,组建了以学习互助和生产互助为重点的8个互助小组。
为充分发挥群众的互帮互助作用,科皮村探索丰富了“五树五建”扶志扶智帮扶载体,“五树”即以自立自强、感恩奋进为主题,树立崇德尚善、移风易俗、遵纪守法、诚实感恩、勤劳致富五种新风,探索创新了“群众会+、脱贫攻坚红黑榜、星级文明户创建、传承好家风、最美脱贫攻坚人物评选、志愿服务等活动载体;“五建”即建乡村夜校、建产业基地、建创业协会、建公益超市、建互助合作社,科皮村还成立了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乡贤协会、禁毒禁赌会、文艺协会等群众自治组织。各互助小组有效利用这些工作载体开展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通过推行“互助五兴”基层治理,群众的思想有了明显转变,内生动力越来越足,乡风文明也树了起来。
在猕猴桃基地里,产业互助组组长王发给他的帮扶对象介绍,“猕猴桃是我们村的新产业,已经发展有600多亩。一年要上四次肥,现在春天主要是壮芽肥,施肥每株半斤左右,距离猕猴桃树40多公分。剪枝时要保留粗壮的,杂枝要剪掉,让枝条直接上架。”
陈昌贵是猕猴桃产业互助小组成员,以前对技术不懂,现在通过互助小组现场教学,心里也有数了。他说,“我家有6亩猕猴桃,已经见到效益了。现在整枝、施肥样样会了。有了互助小组后,销售有保障了,今年还要扩大些,争取达到10亩以上。”
在科皮村会议室,学习互助组组长王付文捧着县委组织部整理的《互助五兴学习资料汇编》,迫不及待为自己充电。“下一次学习,我就要和我的组员们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怎们样把当家产业发展好。”
湖南湘投控股集团驻科皮村第一书记刘斌表示:通过开展“互助五兴”活动,狠抓“五树五建”扶志扶智工作,村民们的集体意识加强了,发展积极性也提高了。
李延堃介绍,按照“互助、帮带、建社”同步实施、互为共促的整体推进路径,改变村民以往“单打独斗”的局面,让村民凝聚起来,抱团发展,进而提升对农村和农民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组织化程度,从一人脱贫致富迈向共同脱贫致富。
现场会上,周建武要求,要紧紧围绕“互助五兴”,认真探索基层治理模式,聚焦聚力脱贫攻坚,把“五树五建”扶志扶智纳入“互助五兴”工作体系。要坚持精准、规范、自愿、开放、结合、分类等原则,把互助小组实实在在建起来、活起来。要坚持以村为主、工作到村的导向,抓细抓实“五树五建”扶志扶智工作载体,为互助小组提供活动平台资源和外部动力机制,真正实现互助五兴的目标。
钟立文充分肯定了永顺“互助五兴”基层治理模式取得的实际成效。他指出,要把“互助五兴”与精准扶贫、网格管理、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振兴、绩效考核相结合,不求大而全,只要真和实。要坚持原则,创新探索“互助五兴”的针对性、科学性、操作性、实效性,着力提升工作质量、谋求更大发展。要牢牢树立党领导一切工作的意识,加强村级班子建设,转变村干部的思想和作风,增强村级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确保各项基层工作落实落地。
现场会上,芙蓉镇、芙蓉镇科皮村、西岐乡土伴湖村作了先进典型交流发言,颗砂乡、高坪乡,县委政法委、县教体局、县农业局和县纪委驻灵溪镇那必村工作队作表态发言。国家农业农村部、共青团济南市历下区委、湘潭市对口帮扶永顺工作队、西南民族大学等单位现场还给“互助五兴”公益超市捐赠50万元。
图为会议现场。
来源:永顺分站
作者:彭建国
本文为永顺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