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润雅乡村民自发捐款修筑同心路

图为游人观看同心路功德碑。

一条宽5米、长2公里新建成的简易公路沿溪水通往龙洞,一座新建成的同心路功德碑矗立在路口旁,引游人人驻足观看,啧啧称赞。

12月14日,行走在永顺县润雅乡润雅村澈溪组新建成的同心路上,该组村民不等不靠,自发捐款21万多元,同心协力修筑同心路的精神,深深感动着每一位游人。

“一个村民小组,只有一百来户人家,却有402人捐款,最多的捐款8000元。为了修通这条通往龙洞的旅游路,澈溪组的男女老少,同心协力,个个捐款。”谈到修建这条同心路,该村自愿捐款6000元的70岁退休教师田克勤,话语中充满了感动和敬佩。

“我们澈溪组的村民,以前就想修通去龙洞的公路,因为龙洞曾经是我们澈溪上下几寨人到里面躲过抢犯土匪的山洞,是上几辈人的‘避难洞’和‘救命洞’。如今村民们生产生活条件好了,无事时也可以像城里人走走路,散散心,一来可以教育后人不要忘记过去吃过的苦,二来可以开发我村山洞资源,发展乡村旅游。当初我把这种想法发到我们家族群里,让大家讨论商量,没想到竟然与大家不谋而合。于是,我们就自愿捐款、出力,同心协力修通了通往龙洞的同心路。”澈溪组微信群群主殷明讲诉了他团结带领村民修路的初衷,“修路中,占到那家的田土、菜园或柑子树,没有一个人要补钱的。经过两个多月的紧张有序施工,我们村的同心路就大功告成了。”

提起群主殷明,他的妻子鲁灵菊笑着打开了话匣子,当众夸赞自己的男人:“我屋那男人,为了修路,每天早晨就起床,打着电筒走到工地,一天两头黑,陪着挖机干,水没买过一瓶,烟没买过一包,晚上星星月亮出来了才放工,没要过分文报酬。我在家里做饭,照顾4个小孩和一个老人,每天还要抽空去工地给他和挖机师傅送水送饭。”

这条路的尽头,是村民过去躲藏抢犯和土匪的龙洞。洞口的流水处,已架上一座别致的水泥小桥,填补了流水与地面形成的落差。走过水泥桥沿石级而上,就进到了龙洞。

“我们澈溪组还在一个53岁叫张竹林的单身汉,他是村里的精准扶贫户,手患风湿不得力,靠吃国家低保生活。在修路过程中,他大热天开着三轮车,给工地上的发电机和挖机送油,还捐款100块钱……站在龙洞口一旁的村民张东汉,指着龙洞对面的仙人洞,迫不及待向大家讲诉修路中感人事迹,还不时介绍澈溪溶洞之多。

“57岁的张连胜,身体不好,他一边修路还一边吃药,一直坚持在工地上干活。”

“53岁的张贵平,吃住在工地,他的妻子严珍容患有高血压和糖尿病,为了让丈夫放心修路,她一个人在家照顾瘫痪的老人,有时忙不过来,就叫旁人帮忙给老人喂饭和背老人上厕所。”

一直在龙洞内忙着于拍摄视频的村民郁文娟,是该村走出的一名女大学生,在武汉市天度植物科技有限公司从事农资产品研发和销售工作。当她得知家乡要修路,慷慨捐款8000元。她说,她要为家乡的建设尽绵薄之力,还要把家乡得天独厚的山水溶洞景观带回武汉,招商引资,争取外援,为家乡的乡村旅游开发摇旗呐喊。

来源:永顺分站

作者: 吴华 彭小慧 王承良

本文为永顺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ysnews.net/content/2019/12/17/6382043.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党建阵地
  • 永顺文化
  • 文明实践
  • 教育培训
  • 新闻审稿
  • 永顺概览
  • 永顺政务
  • 溪州旅游
  • 理论园地
  • 文学艺术
  • 溪州视听
  • 新闻中心
  • 书记县长报道集

阅读下一篇

返回永顺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