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和的冬日,山瘦水清,蓝天空远,在永顺县松柏镇仙人村的大山里行走,分外惬意。
仙人村是个登高望远的好地方。这里,松展公路穿境而过,张家界、红石林、坐龙峡、芙蓉镇等都依稀可见,羊峰山风电场、松柏水库就在脚下。大山里的村庄,日出日落,个个山头都是风景。
解放初,湘西还是土匪的重灾区,瞿波平、师兴周、李兰初等众多匪首不甘心失败,还纠集一伙残余势力凭借地形地利互殴顽抗,无恶不作,企图颠覆红色政权。1950年春,解放军47军141师奉命湘西剿匪,匪首李兰初主力被解放军击垮后,带着亲信及骨干人员80余人躲进早已经营好的五连洞内,凭借五个相互连接、相互照应的天险石洞垂死争扎。在破洞擒匪中,3位东北籍战士长眠五连洞内,这里成了中小学生、党员干部缅怀先烈、激励人生的红色教育基地。
五连洞排列在云岩山下的刀削石壁之中,高数十余丈,五洞相连,交织掩护,有着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要。顺着石壁攀援进洞,洞洞满是神奇。站在五连洞顶的云岩山头,极目千里,上达张家界,下达沅陵、古丈,城镇农庄,田园桥梁,万千景色尽在眼底。山顶有牌楼、烈士墓、纪念亭等。脚下是小溪镇的回龙长官一带,落差数百米,溪流、山峦、错落有致,古木参天,薄云片片。
仙人村的“古柏石板路”是一条独有的风景,相传两百年前,有岩碧洞的黄姓人家与长官的汪姓人家联姻,双方都是殷实人家,门当户对,结亲满意。为了情义久长应对“踩不断的铁板桥”之俗语,也为女儿走亲方便,晴天不晒太阳,雨天道路不滑,双方协商,以山脊为界各负责从寨上沿途铺上石级,两侧植上柏树,直达山脊对接。如今,汪家那一端石板与柏树都没有了,唯有黄家这边的依然完好,有柏树303棵,是县政府挂牌的保护树木。
岩碧洞的地名是根据山上的一个大洞命名的。这个溶洞很深,因为老人们相传看到几条大蛇从两千米左右的一个山洞里爬进洞里而出名。入洞的右边是刀削的石壁,高约20米左右,石壁的顶端就是上山的硬化道,和古柏石板路。洞口前是一个低洼的大坪,坪长150米左右,宽约80至100米之间,整个坪地长满了杂树与荆棘,洞顶的周围都是浓密的松柏林。
仙人村总人口千余人,面积约11平方公里,过去因水利设施差、交通闭塞等原因,人均年收入不到3500元。
2016年,湘西州军分区驻村扶贫,这让村民们盼来了希望。进村的第一天,军分区首长就召开村组干部扩大会议,走访村民,查找贫困原因,制定精准扶贫的方案。几年过去,村道翻山越岭,四通八达,入组进户。大山里,田地间处处都是机耕道。年轻小伙、少妇姑娘,不时驾着三轮车或是开着耕整机从你眼前闪过,让你的眼球为之一亮。昔日的羊肠小道长满了荆棘。工作队来了,水利设施搞好了。原来,全村1000多亩农田靠的是泉水或靠天水来灌溉,抗旱时节,叫苦不迭。根据实际需要,在云岩山、岩碧洞、铁路坪等村组修筑综合性水利工程,还修建山塘一个、抗旱水池5个、水坝2处,为农业增产增收提供了保障。
抓产业发展,助村民增收。几年来,仙人村发展烤烟1000亩,猕猴桃800亩,黄桃1200余亩,养殖黄牛500头,山羊1000余头,湘西黑猪300余头,稻花鱼500余亩。有一位网名为“牛魔王”的村民,别看她年纪轻轻,发家创业可有本领,她养着80多头黄牛,还放养2000多只土鸡。村民黄石军也是养殖能人,他养着150余头山羊,100亩稻花鱼,土鸡土鸭成群。村民张远龙一家4口人,两个孩子上小学,他与妻子都是残疾人,但是他意志很坚强。为了让他尽快脱贫,扶贫队员向微多次上门与之谈规划谋发展,后来工作队出资为他开挖基地30亩、供应黄桃苗。张远龙管理很认真,今年开始小面积挂果,明年将开始受益。今年张远龙参加了永顺县第二届青年创新创业大赛,且进入决赛。因为自然条件落后,仙人村民经历了很多困苦,现在一切都好了,大伙儿都在致富路上显身手。村民黄昌家介绍到,现在路好了,饮水卫生了,厕所革新了,太阳能路灯也装了,我家的收入也翻番了。
来源:永顺分站
作者:罗远程
本文为永顺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