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发展优质稻米 助力精准脱贫

近年来,永顺县颗砂乡的“颗砂贡米”声名鹊起,在市场中崭露头角,年销量稳中有升,这是向先金多年来追求的梦想,也是向先金和他的和顺现代农业专业合作社全体社员的努力的结果。在省州县各级各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向先金以发展产业助力脱贫为己任,借助科技的东风,极力打造高品味的优质稻米,受到市场的青睐。他先后获得全县发展粮食生产现先进个人、全县“科技扶贫先进个人”、最美脱贫攻坚人物,全州先进种粮大户,湖南省级种粮大户,全国百名杰出新型职业农民等荣誉10多次,2018年合作社获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

立志回乡创业,推动“颗砂贡米”发展

2003年,向先金离开永顺县外资外援办前往湖南省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工作,师从全国著名水稻栽培专家马国辉老师从事水稻遗传育种与水稻强化栽培。2007年,向先金从湖南省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回到家乡创业,只为一个梦想:让“颗砂贡米”走向世界。2008年,他开始农业生产资料经营以及土地流转,开始发展“颗砂贡米”。通过农资经营的短期效益补充“颗砂贡米”长线运作资金,探索山区农业产业化道路。

创业开始,就立志振兴“颗砂贡米”,做强做大现代农业产业,通过“颗砂贡米”品牌带领父老乡亲一起致富。为了解决当地大米加工设备差,生产成本高,农民品质意识差,商业化运营难度大等困难,做规划,搞调研,深入到农户中,引导农民致富。

2013年注册成立了湘西金品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并注册了“颗砂贡米”“土司王朝”香米商标。依托基地,流转土地,运用新技术,引导农民进行优质水稻生产。同时开展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工作,快速发展安全农产品生产。2015年4月,湘西金品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在湘西州首家引进无人植保飞机,实现“飞防”。

助力精准扶贫,做大“颗砂贡米”产业

2015年,向先金牵头组织386户农户组建了“永顺县和顺现代农业专业合作社”,其中建档立卡户121户552人。依托“颗砂贡米”产业,不断创新模式,找到一条适合合作社与农户多方得利的可持续性发展之路是摆在合作社所有人面前的难题。

立足高端,走“种、养、加”循环利用,通过发展“稻、鸭、鱼”生态种养模式,重塑水稻生产田间生态系统,发展生态立体农业,坚持标准化生产,实现有机农业规模化种植。

在与贫困社员特别是特困社员合作社的方式上进行创新,改变以前纯粹发动号召贫困户脱贫方式,吸纳部分贫困户、特困户在合作社长期工作,实现从贫困户到合作社产业工人的转变。合作社第一批贫困户卢光炎身高不到1.3米,不能从事重体力工作,父亲长期重病卧床,弟弟还在读书,是颗砂乡颗砂村的特困户。合作社根据其自身强烈脱贫愿望,合作社与其签订劳务合同,正式转换成合作社的产业工人,在合作社的年纯收入不低于3万元。

2016年为了让每个入社群众感受到新技术,感受信息化体验,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农户能主动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全州首家引进“田田圈”农村电商平台,指导农户通过实体店体验,手机APP客户端下单实现网上交易,同时指导农户通过手机客户端把农产品挂到网上,卖到城里去,实现双向收益。

2017年合作社创新模式,与太平村签订了1000亩的整村推进产业脱贫合同,涉及贫困户143户。合作社在村里流转的稻田中通过合作社争取资金或者合作社自己出资,给流转土地的农户免费提供鸭苗、鱼苗。让其在合作社流转的稻田中进行稻田养殖,优质稻归合作社,稻田养殖收益归参与管理的贫困户,每亩增收1500元。

依托科技优势,助推“颗砂贡米”产业链建设

合作社不断完善生态农业产业链,依靠绿色生态农业、精品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等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在自建示范园的同时积极引导入社农户实行标准化、精细化、生态化种养。2017年在“三区人才”湖南省农科院土肥所高粱中心曾贤杰老师及其团队的对口帮扶下,开始在湘西地区推广两系糯高粱,通过糯高粱与“颗砂贡米”加工副产品酿造“神糯贡米酒”实现了产业延伸,增强市场竞争力。

2018年5月,向先金的酿酒坊在湖南省农科院的大力支持下成立并投入生产。6月,乡村车间—饲料加工厂投入生产。10月改造后的大米加工生产线全面投产,“大汉城建”、江苏“飞达音响”、怀化“正清制药”等企业订单接踵而来。“颗砂贡米”通过永顺县委政府支持,特别是农业农村部来永顺挂职的李家健副县长的牵线搭桥,通过中国远洋集团正加速走向前方。和顺现代农业专业合作社在公路沿线流转稻田3000亩建生态农业园,服务面积达1.2万亩,吸纳精准扶贫人口入社,实施产业脱贫700户3000人。秋收后,该乡大力发展冬季农业,在公里沿线种植油菜10000亩,打造生态农业观光带,把现代农业发展与乡村旅游开发结合起来,带动更多的农民走现代农业发展之路,力争三年内合作社入社2500户12000人。

合作社现有日加工能力40吨稻谷的大米加工设备,厂区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拥有谷物烘干设备、大型拖拉机、联合收割机、高速插秧机、运输车辆及其他小型农机20多台套,能适应现代农业全程机械化生产要求。

来源:永顺分站

作者: 彭建国

本文为永顺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ysnews.net/content/2020/12/01/8665844.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党建阵地
  • 永顺文化
  • 文明实践
  • 教育培训
  • 新闻审稿
  • 永顺概览
  • 永顺政务
  • 溪州旅游
  • 理论园地
  • 文学艺术
  • 溪州视听
  • 新闻中心
  • 书记县长报道集

阅读下一篇

返回永顺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