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陈晓娟:擎起乡村留守儿童的一片蓝天

永顺融媒7月12日讯(全媒记者 向昌明)永顺县石堤镇铜瓦小学的陈晓娟老师从教30多年来,始终坚守山村三尺讲台,一直像妈妈一样,给予山村留守儿童母亲般的爱,让他们健康快乐成长。

图为陈晓娟教孩子们唱歌曲《童心向党》。

“我唱清风,清风扬希望,我唱神州,神州美画廊。”记者在铜瓦小学见到陈晓娟老师时,她正在给孩子们教唱《童心向党》这首歌曲。她和孩子们唱得很投入,很动情。她说,孩子就是一张白纸,作为老师,要从小教育他们爱党爱国。

这个暑假,陈晓娟主动放弃休息时间,义务照看学校的10多名留守儿童,并为他们免费补习音体美和阅读等课程。家长们每天早上7点多钟把孩子送到学校,有时到了晚上七八点钟才把孩子陆续全部接走,一天工作长达10多个小时。

图为陈晓娟走访留守儿童家庭。

她从教了32年,其中当了30年班主任,经常翻山越岭到孩子们的家里去做家访,发现山村大多数孩子都是留守儿童,年轻的父母常年外出打工,留下年迈的爷爷奶奶照看,有的还是单亲家庭,孩子普遍缺乏父爱母爱。有一次她在课堂上给孩子们教《爸妈你在哪》这首歌曲时,全班10多个孩子中有5个孩子都是脸上流着泪把这首歌唱完。她说,当时她的心酸楚不已,觉得作为老师,虽然不能给予他们很多东西,但是能够把这种无私的爱奉献给他们,希望他们从老师的身上,能够找到那种母亲般的爱。

陈晓娟这种不求回报、无私奉献的精神得到了当地村干部、学生家长、同事和孩子们的一致好评。

石堤镇羊峰九年制学校教师瞿绍峰说,陈老师在平时工作细致认真有爱心,她时常利用休息和假期,去走访学生的家庭,关注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无论从工作还是生活上,陈老师都是大家学习的榜样。学生萧馨予说,她的妈妈去打工了,陈老师在学校好像自己的妈妈,她陪伴大家,包括吃饭,包括学习,让大家觉得很温馨。

有人说,老师是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陈晓娟却说,老师是一只大手,一只帮助孩子健康成长的手。她说:“有时我经常在想,老师是什么,我觉得老师就是一只手,当孩子摔倒了把他扶起来,当孩子哭泣的时候为他擦去眼泪,当孩子偏离了人生轨道,就把他拉回来,我觉得老师就是这样一只手。我们用这样一只普普通通的手,做着天底下最光辉的事业。”

陈晓娟1990年7月参加工作至今,先后到永顺长官、抚志、铜瓦等学校工作过,30多年始终扎根山村教育基层一线,默默耕耘,无私奉献,最难能可贵的是始终像妈妈一样,关心关爱留守儿童,多次荣获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等称号。

来源:永顺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向昌明

责编:田新宽

本文为永顺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ysnews.net/content/2022/07/12/11516899.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党建阵地
  • 永顺文化
  • 文明实践
  • 教育培训
  • 新闻审稿
  • 永顺概览
  • 永顺政务
  • 溪州旅游
  • 理论园地
  • 文学艺术
  • 溪州视听
  • 新闻中心
  • 书记县长报道集

阅读下一篇

返回永顺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