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奔波在供水管道线上最可爱的人

在城市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每天默默无闻奔波在大街小巷,戴着专用耳机、挂着检测仪、手持听漏杆,逐一查找地下管道的漏点,为城市管网“诊病”——他们是永顺县城镇供水服务中心负责管线听漏工作的测漏员。

每一个测漏员都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做这一行技术性很强,悟性高的人至少要学一年才能出师。有句老话讲得好,“七分靠经验,三分靠仪器”,尽管现在工具种类越来越多,也越来越电子化、智能化,但关键岗位上还得要靠耳朵来听。对于怎么听,也是很有讲究的,就像人人都能感知到脉搏的跳动,而只有经验丰富的医生,才能把脉诊病。测漏员都是经过无数次的实践摸索,长时间的反复磨炼,才练就了一双“通灵耳”,尤其对水流、电流等细微的声音特别敏感。

这当中不得不提最重要的工具—测漏仪,好比医生的听诊器,可以初步确认病人的“病情”。如果测漏仪难以判断,那么就要在地上打一小洞,把测漏仪伸进底下,尽量靠近管网,这样准确度会高一些。在供水管道发生漏水时,喷出管道的水与漏口摩擦,以及与周围石块介质等撞击,会产生不同频率的振动,由此形成漏水声。由于在地面上看不到任何痕迹,测漏员必须把耳朵凑在测漏仪上全神贯注地听。测漏仪探查地面,要一点点细听,只有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噪声小,才能辨别漏水的地方。如果有渗漏的话,会与管道产生摩擦,发出带有声音的信号,这样用测漏仪来确定信号发生的位置,位置可以精确到地表下1米之内,避免大面积破漏。城市管道地下管线密布,一旦弄错,抢修施工时,挖到燃气管和电缆线,后果不堪设想。而实现精准探测的办法,只有专注、反复用心倾听。如果定位不准,往往会给用户和公司带来更多更大的损失。

“不管炎夏还是寒冬,我们每个月都会定时对全县城镇管网进行巡查听漏。特别是对重点区域、重点管网加强巡查次数,越是天气恶劣,越是忙碌。”一位不愿透露名字的测漏员如是说道。近年来,永顺县供水网络系统正常运行,未发生一起重大用水事故,得益于诊断师的努力付出,他们默默守护养育城市的“血脉”,精准探漏发现漏点,及时抢修确保供水,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通讯员 刘淑梅 杨金涛

来源:永顺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刘淑梅 杨金涛

责编:彭美林

本文为永顺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ysnews.net/content/2022/08/18/11732762.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党建阵地
  • 永顺文化
  • 文明实践
  • 教育培训
  • 新闻审稿
  • 永顺概览
  • 永顺政务
  • 溪州旅游
  • 理论园地
  • 文学艺术
  • 溪州视听
  • 新闻中心
  • 书记县长报道集

阅读下一篇

返回永顺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