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永顺:聚焦特色产业强监督助力群众捧好“金饭碗”

永顺融媒7月19日讯(通讯员 田雨川)时下,永顺11万余亩莓茶进入采摘加工高峰期。茶园里茶农忙着采摘茶芽,市场上茶商忙着收购鲜叶,厂房内工人忙着赶制新茶,处处都是繁忙景象。

“今年莓茶的产量如何?收购价格和去年相比怎么样?技术支持和补贴都到位了吗?”连日来,县纪委监委工作人员深入莓茶种植基地、合作社、收购点等地,面对面向群众了解惠农惠民政策落实、相关职能部门履职情况等。

近年来,永顺因地制宜发展猕猴桃、油茶、柑橘、茶叶等九大产业,已建成特色产业基地143万亩,2023年年产值达25.78亿元。为守好群众致富的“金饭碗”,县纪委监委将特色产业发展作为乡村振兴领域专项监督重点,紧盯政策落实、扶持资金、项目实施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将监督“探头”直插基层一线。通过走村入户访民情、田间地头看实况等方式,收集反馈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履职尽责,消除产业发展堵点,以精准有力的监督助力特色产业发展跑出“加速度”。

“我们按照《永顺县特色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和《永顺县乡村振兴农业特色产业扶持管理办法》等,细化监督方案,开列具体监督事项,制定任务清单,综合运用‘查、访、谈、评、督’等方式,开展‘嵌入式’‘跟进式’监督,既监督惠农惠民政策落实落地情况,又严查推进产业发展工作中责任落实不到位、政策落地‘变形走样’、推诿扯皮弄虚作假等侵害群众利益行为。”县纪委监委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全县共处置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线索80条,立案79人,处理处分76人,追缴资金564.34万。

针对特色产业发展项目多、资金多、受益面广等情况,县纪委监委充分发挥智慧监督“探照灯”作用,把各类乡村振兴项目资金、惠民惠农政策等通过“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平台“晒”在网上,置于数据监管之下,让基层“微腐败”无处遁形。同时,压实财政、农业农村、自然资源等职能部门监管责任,督促制定《永顺县深化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等4个方案,靶向纠治村集体“三资”管理底数不清、资金使用不明、项目操作不规范等问题,切实为村民群众看紧特色产业“钱袋子”。

如今,全县特色产业“遍地开花”,产业发展各个环节日趋规范,群众享受到越来越多的红利。下一步,永顺县纪委监委将持续聚焦“小切口”开展监督,全力破除特色产业发展“中梗阻”,助推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乡村振兴增色赋能。

来源:永顺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田雨川

责编:彭美林

本文为永顺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ysnews.net/content/2024/07/19/14116762.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党建阵地
  • 永顺文化
  • 文明实践
  • 教育培训
  • 新闻审稿
  • 永顺概览
  • 永顺政务
  • 溪州旅游
  • 理论园地
  • 文学艺术
  • 溪州视听
  • 新闻中心
  • 书记县长报道集

阅读下一篇

返回永顺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