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永顺县2025年基层干部实务班开展现场教学 红廉融合赋能乡村振兴

永顺融媒10月23讯 (通讯员 马佳怡)10月22日,永顺县2025年基层干部实务班全体学员在县委党校的组织下,前往毛坝乡与老司城博物馆,开展了一场以“传承红色基因·赋能产业振兴·筑牢廉洁防线”为主题的实践教学活动。旨在通过红色教育基地参观学习,强化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结合产业实地考察,提升乡村振兴实务能力;开展廉洁警示教育,增强拒腐防变能力,促进学思用贯通,提升基层工作水平。

毛坝乡:瞻旧址故居砺初心 探产业基地强实干

学员们首先来到十万坪大捷指挥部旧址,通过观看纪录片与历史实物、聆听红军故事,大家深刻感悟革命先辈“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廉洁作风。在这座保存完好的全木结构四合院堂屋内,通过作战地图、煤油灯等历史物件和场景复原,生动再现了贺龙、任弼时等革命家运筹帷幄的峥嵘岁月,学员们深入了解了1934年红二、六军团伏击国民党军的经典战例,感受革命先烈的精神。

随后,学员们沿着李烛尘文化长廊来到李烛尘故居。青瓦木墙的院落内,书桌、水缸等生活陈设保持着先生离家时的原貌。学员们通过盐业凭证、往来书信等珍贵文物,系统了解了这位从湘西山村走出的全国政协副主席的奋斗历程。展板详细记录了李烛尘先生“实业救国”的创业经历,以及他“宁可清贫自乐,不可浊富多忧”的廉洁品格,让学员们深受触动。学员们特别对他16岁时所作“蹈江屈子唯忧国”的诗句产生共鸣,大家纷纷表示,要学习李烛尘先生爱国奉献、清正廉洁的精神品质,在各自岗位上践行初心使命、担当作为,为永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在毛坝乡莓茶产业基地,学员们实地察看古法种植基地,了解毛坝村“中国古莓茶之乡”的产业布局,考察“红绿融合”发展模式。基地负责人详细介绍了莓茶产业的发展历程和未来规划,目前毛坝乡通过村村联合、村企联建,推动茶山变“金山”、茶农变股民,共培育莓茶专业合作社13个,经营公司5家,带动农户种植莓茶1.5万亩,总产值6000多万元,覆盖全乡1.3万名群众,形成“家家有产业”的良好。学员们深入了解廉洁文化建设对乡村振兴的促进作用,就如何将廉洁文化融入产业发展进行了深入交流。

老司城:观廉政基地学廉史 承古衙遗风守清廉

在县纪委监委和老司城博物馆相关负责人的引领下,学员们走进老司城博物馆廉洁教育基地。该基地通过文物展陈、场景还原、数字互动等形式,系统展示了历代土司“忠勤廉慎”的治理智慧,为新时代基层干部提供了生动的廉政教育课堂,从土司制度兴衰中汲取“廉政为民”的历史智慧。通过参观“土司廉治”制度展区和“清风司城”故事长廊,学员们深刻体会到廉洁自律的重要性。通过挖掘土司文化中“慎独”“守节”等廉洁元素,引导基层干部在传承中筑牢拒腐防变思想根基。

在土司官窑遗址,学员们观看古法烧制石灰场景、彭氏家训石刻,听取土司夫人教子故事、观窑亭对联寓意,深刻感悟到党员干部要经过烈火锻造、千锤百炼,方能成为有用人才,要做到清白做人、踏实做事、忠诚爱国、清廉为民。

本次活动突破传统教育模式,将红色遗址、名人故居、特色产业与廉洁文化有机串联,实现了党性教育、能力提升的双向促进。学员们纷纷表示,这种沉浸式、场景化的学习方式,既强化了党性修养,又拓宽了发展思路,为今后开展工作提供了鲜活样本。

来源:永顺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马佳怡

责编:彭美林

本文为永顺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ysnews.net/content/2025/10/23/15374052.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党建阵地
  • 永顺文化
  • 文明实践
  • 教育培训
  • 新闻审稿
  • 永顺概览
  • 永顺政务
  • 溪州旅游
  • 理论园地
  • 文学艺术
  • 溪州视听
  • 新闻中心
  • 书记县长报道集

阅读下一篇

返回永顺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