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顺县城因四周山地环绕、中间地势低,呈盆地状,被当地居民戏称为“城窝子”。针对“城窝子”里人口密集、用地稀缺、设施落后的实际,近十年来,永顺县大魄力谋划、大手笔实施,破土开山新建溪州新城,提质改造老城区,改善城区人居环境,达成县城面积体量、城市容量、人居质量“三量”齐升,城市发展实现历史蝶变。
图为县城新貌。
为破解永顺县城区人口密集、用地稀缺、设施落后的发展瓶颈,2014年,永顺县在老城区西南方启动实施溪州新城建设。溪州新城规划面积25平方公里,核心区控制性规划面积5.71平方公里,规划建设“五路两隧两湖”,使新、老城区融为一体,城区面积扩大至30平方公里。
图为溪州新城建设成果。
溪州新城建设以来,永顺县积极破解土地瓶颈,化解资金难题,优化施工、营商环境,各项目工程建设推进有力。目前,溪州新城综合管廊、溪州山体公园、保障性住房建设顺利完成,溪州新城“两路一隧”、溪州汽车站基本建成。如今,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在山体公园、人工湖漫步休闲的居民络绎不绝,高楼、山水、游人,共同组合成“城在山中,山在城中;城中有水,水中有城”的美丽画卷。
图为溪州新城建设成果。
随着溪州新城的建设,城郊村寨融入了县城区,群众生活条件和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永顺县灵溪镇新城社区支部书记冷兵勇向记者介绍,以前这里都是三沟两岔,叫做岔那,新城建设让当地羊肠小道蜕变成通天大道,高楼大厦平地起,岔那村也就改为了新城社区,村民变成了居民。
图为溪州新城建设成果。
通过建设溪州新城,永顺县城面积和容量进一步扩大。永顺县乘势而上,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努力将溪州新城建设成集商贸、旅游接待、居住为一体的城市综合服务区,宜居宜业的现代化城市。永顺县溪州新城指挥部常务副指挥长、县小溪管理局局长朱思理介绍,通过八年的努力,目前溪州新城完成投资将近60个亿,路网骨架基本形成,一大批项目纷纷上马。下一步,我们将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完善功能布局,优化营商环境,争取早日建成宜业、宜居、宜游、宜养的现代化新城。
图为市民溪州新城游玩。
在加快建设溪州新城的同时,永顺县扎实开展城市更新行动,抓好棚户区和老旧小区改造,完善公用基础设施,提升老城区综合承载能力。自2011开始实施棚改以来,永顺县共争取到棚改计划21590户,目前44个项目点中,溪州新城安置房、老城区综合管网入地改造等37个项目点已陆续建成投用,棚改项目进入收官阶段。经过棚户区改造,过去低矮老旧的永顺县第一建筑公司宿舍楼平房,现已变成高层电梯楼房,宿舍小区建设了停车场、篮球场等公共配套设施,小区居住条件和环境较之过去变化明显。
图为县城新貌。
十年来,永顺县围绕县城环境综合整治、创建省级卫生城市和创建省级文明城市等工作,着力推进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连接老城区与南区、溪州新城的湘潭南路下半段建成通车,完成了中心市场改造、新水厂建设等项目。大力推进县城街道路面硬化以及排水沟清淤整修工程、人行道损坏地板整修工程、县城排水设施整修工程、沿河污水管道整修工程等,县城区实现了美化亮化净化,城区居民人居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生活质量得到极大提升。2021年,永顺县成功创建省级卫生城市。
图为县城新貌。
永顺县住建局副局长李建华介绍,十年来,永顺县共进行棚户区改造20487户,建设公租房和廉租房9432套,实施老旧小区改造92个小区,共改造260栋4837户,加强了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与维护,实现美化亮化净化,不仅改善了市民居住条件,完善了城市功能,也极大地改变了城市形象,提升了城市品位。
图为县城新貌。
随着张吉怀高铁的开通运营,永顺县步入高铁时代。突出“灵溪、芙蓉”双核驱动,永顺县加快构建“以灵溪、芙蓉为核心,特色中心乡镇为节点,其他乡镇联动发展”的新型城镇体系,高品质开发县城南区、溪州新城,突出抓好芙蓉景区、经开区、高铁新城融合发展,着力打造独具永顺特色的产城融合典范。
来源:永顺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彭灵翔
责编:彭美林
本文为永顺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ysnews.net/content/2022/10/15/11938363.html